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综合资源(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36226871
  • 上传时间:2018-03-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文说明课文说明一、本书分作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中间有 一个过渡段对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和 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 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一种意见认为,是对比关系用乐园似的 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 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 又一种意见认为,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 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 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见“有关资料”)二、本文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 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栏经过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 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 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叫天子的忽然间“直窜向云 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 “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具的感受。

      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 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 “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的景物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 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 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融情入景,景 中有人本文在写景时洋溢着感情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就……”,就是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描写景物所用的动词、形容词不仅确切、 明丽,而且蕴含着喜爱之情,如“长吟”“轻捷”“低唱”“弹琴”之类第四,层次井 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 ,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 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部分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从动物写到 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 姿三、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 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提到闰土的父亲,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 开,增加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

      文章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关于练习关于练习一、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 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致有下边三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理 由是什么?1.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 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 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 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 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于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都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 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 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 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二、默读下边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这个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景物 描写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 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1)找出描写景物的词语,并品味其中形容事物、表述动作的词的准确性2)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的句式写一段 话1)颜色:碧绿、紫红声音:长吟、低唱、弹琴形状:光滑、高大、 肥胖、轻捷、直窜2)可以先指导学生把握这种句子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然后造句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 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文字总共不到七十个字,连用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写捕鸟的动作,试找 出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试写一个游戏,表现一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九个动词是: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写游戏的练笔,要 写得清楚、真切、生动三、熟读下边这段文字,回答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 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 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对你写作有什么启示?2.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3.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4.三个“也许”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结构和过渡段的作用,理解作者表达的 感情并品味语言1.这段文字起过渡作用2.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3.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 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4.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一、这一课,是学生升入中学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师在课前要简 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的生平,结合鲁迅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自然 导入对课文的分析,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本文的写景极为精妙,此中笔法,学生未必都能一一学会但写景的 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诸如要抓住事物特点,应当有恰当的顺序等,应该指导 学生掌握。

      三、描写三味书屋部分是教学难点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关于内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见只要是从课文 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虑,见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师适当 引导,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关于生僻词语,教师参见“有关资料”部 分,加以了解,学生则不必深究四、“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等语是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正 人君子”的,意义深刻、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但并不妨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 解有关资料有关资料一、补充注释一、补充注释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矣引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 来了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引自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是“笑人齿缺,胡为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 齿缺了,(那口)像个狗洞大开着3.〔“上九潜龙勿用”〕引自《易经·乾卦》上九”原文是“初九”,“潜龙 勿用”即所谓“龙德而隐者也”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 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尚书·禹贡》原文不在一处, 是学生因不懂而胡乱拼凑到一处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分为九等, 上上为第一等,下上为下等里的最上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东西,有祭 祀专用的一捆捆的茅草,还有橘、柚这类水果应读作“厥土:下上、上错厥 贡:苞茅、橘柚”5.〔怪哉〕宋朝人编的《太平广记》473 卷里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幸甘 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 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悉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 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 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 置酒中,须臾糜散6.〔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 1892 年 2 月, 12 岁那年到这里入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 ─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 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 一直到大约 1898 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竟 达六年……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 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 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 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 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 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 11 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 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 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 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 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 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7.〔私塾〕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 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 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 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 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 少者数人。

      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 和规定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 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 须知》等等,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 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 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 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 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 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 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 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 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 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 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另外,私塾中 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8.〔“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 未醉嗬﹏﹏……”〕出自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文载清人 王先谦所编《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Grammar)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第三课时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