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doc
10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单选题(★★★★) 1. 中学生小陈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馆的志愿解说员, 他向游客介绍到: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20.7%的速度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 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以上材料体现了( ) A.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C.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 也深刻影响着世界D. 只有改革开放, 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2. 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助于直接解决这个矛盾的事件有( ) ①郴州市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新疆托克逊县 ②2023年5月31日, 我国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 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 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④我国重视“三农”问题, 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 3.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近五年,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 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这是因为( ) A. 教育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B. 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C.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教育D.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 4. 2020年12月29日, 商务部办公厅提出加快新建改造一批兼顾老年人需要的社区便民消费服务设施, 按照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创新“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保障老年人生活需求, 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只能通过创新的方式B.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C.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D.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 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 5. 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见示意图)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该项目符合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理由是( ) ①坚持创新发展, 提高废弃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坚持绿色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坚持共享发展, 增进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④坚持开放发展, 构建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 6. 2023年热词“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的“微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公民参与微解读A李某对刑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建议民主管理B刘某拨打市长热线反映环境污染问题民主协商C何某参与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民主监督D某选区选民---致选举林某为城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A. AB. BC. CD. D (★★★) 7. 2023年8月10日, 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落下帷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带着精心准备的模拟提案参会, 探讨国家社会热点问题, 贡献青年智慧方案。
该活动的举办( ) A. 是学生履行参与民主生活义务的表现B. 有利于中学生充分理解根本政治制度C.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D. 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 防范权力滥用 (★★) 8.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下面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B. 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C.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9. 2024年2月, 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 包括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案例, 进一步提升案例的检索精度、认可程度、指导力度和应用广度人民法院案例库的上线开放( ) ①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②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 ③更好服务司法审判、公众学法④有助于实现更高水平公平正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 10. 近年来,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建设步伐显著加快。
自《中华人民共利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起, 已逐步形成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 以资源税、消费税、耕地占用税等具备环境保护性质的绿色税种重点, 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方面绿色税费优惠政策为辅助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绿色税收体系征收绿色税旨在( ) ①发挥法治在环境治理中的协同效应 ②完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税收体系 ③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 ④强化税收的矫正力度, 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加大刑罚处罚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 11. 在2024年3月全国两会上,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以下正确反映了发展教育事业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重要作用的传导路径的是( ) A. 教育发展促进人才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投身实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B. 教育发展促进人才选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我国综合国力有效提升C.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我国综合国力有效提升→拔尖创新人才投身实践D. 教育发展促进人才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投身实践→我国综合国力有效提升 (★★★) 12. 在广州, 有一条家喻户晓的热线——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坚持人民至上, 践行“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化民困”的初心使命, 10年来, 热线为民服务超1亿件, 满意率、解答率、整合力度、规模体量、服务范围、智能水平等位居全国前列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 ) ①有利于政府加强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严格管理 ②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④有助政府更好为人民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③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 14.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 2021年至2023年, 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 “第二十条”已被唤醒, 还要持续落到实处。
这表明( ) A. 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有力支持正当防卫行为B. 我国坚持科学立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有了司法的保障, 我们应不顾一切地守护正义D. 人民法院坚持依法行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5. 2024年9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分别为“一生为国圆梦飞天——王永志”, “躬耕农业持之以恒——李振声”, “严谨治学救死扶伤——王振义”“浴血奋战屡建奇功——黄宗德”, 四位党员同志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值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表彰功勋人物旨在( ) ①增强中华优秀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②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诠释伟大建党精神 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④蹇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团结奋斗。
之所以强调“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 是因为( ) A.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B. 伟大的建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力量C.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D.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 17. “北京8分钟”惊艳平昌冬奥会, 展现书法艺术与飞跃的“冬梦”(下图)拉开“2022, 相约北京”的帷幕, 给人们带来了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对此, 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现深厚底蕴B. 优秀文化创新发展,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C. 华夏文化独具魅力, 应融合统一他国文化D. 文化出彩与时俱进, 开放理念展文化自信 (★★★) 18. 2024年是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20周年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大会产生, 有权列席所有关于村务决策和管理的会议, 有权废止违反村务管理制度的决定这一新制度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从治村之计成为治国之策这表明( ) ①选举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②制度创新有利于村民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 ③村务监督委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写照 ④法治建设能够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保障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 环境就是民生,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环境恶化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用之不觉, 失之难存 ③关爱和保护自然就是走向重生, 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④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总量大, 种类多, 人均占有量少, 开发难度大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 20. 连日来, 新华社“‘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小分队奔赴多地调研, 见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 一个个城市乡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要最终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美好愿望, 必须( )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③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坚持保护优先、人工修复为主的方针 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21.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