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教学设计.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历史组教学设计 课 题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时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 教材分析 学识与 技能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后反思 导 入 根基 “精耕细作”的含义 层次预设它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 合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高度对土地利用方式为根基,包括改善 问题 问题 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才能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井以“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它强调集约 经营、少种多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后反思 中国古代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进展 朝代 劳出工具 耕作方式 原始 石木质耒(lěi)耜(sì)等 刀耕火种 商周 ____为主,____ 展现 ↓↓ ___犁___耕春秋 ___农具(重大事情) 的中国古代战国 展现_ 耕(___犁) 农业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唐朝 ____ 犁(标志步犁定型) 生产劳出工浇灌工___车(三国马钧) 具的不断完善与进展 具 筒车 根基生产方层次预设式变化 的根本 问题 问题 理由 古代农 业生产 的特点 时期 水利成就 备注 上古 传闻 春秋战国 至今还发挥成果 内陆 西汉王景治河 汉朝 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边疆 水道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生成 问题 解决 问题 1.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什么地区形成规模? A.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B.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和湘江流域 2.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 A.自然条件 B.政府政策 C.居民口味 D.历史理由 3、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 A、牛、马 B、鸡、狗 自主检测 C、猪、羊 D、兔、鸭 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技术根本定型的研发是 A、耦犁 B、曲辕犁 C、翻车 D、筒车 5、我国古代以下生产工具中,根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 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6、收录介绍西方先进水利技术的科学著作是 A〈〈农书〉〉 B〈〈考工记>>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迁移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 薪 应用预设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 军 问题 问题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 尘 ”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 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与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复: (1) 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 式?有什么特点? (2)概括该材料二的观点怎样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评价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 (1)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3分) 特点: ①分散性: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3分) ②落后性:规模小,分工简朴,易得志的社会心理状态;(3分) ③自足性: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分) ④封闭性:较少商贸交流;(3分) ⑤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受者,自耕农情况艰苦,小农经济分外脆弱。
3分) (2)自耕农经济评价 ①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铁农具的展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全体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 ②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进展时期,根本适应了生产力进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进展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社会生产力进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进展,逐步阻碍经济进展 (2)材料二1分)主要观点:农人常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人生产规模小, 生产资料有限;抗拒自然苦难的才能差;生产、生活条件繁重5分) 生成 问题 解决 问题 才能检测 1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那么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进展 C、商业和城市的进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3、以下水利设施中对关中地区的农业进展作出付出的是 (1)都江堰 (2)芍陂 (3)郑国渠 (4)白渠 (5)漕渠 A(1)(2)(3)(4) B(2)(3)(4)(5) C(1)(4)(5) D(3)(4)(5) 4、随着生产工具的提升和耕作技术的提高,自耕农经济产生。
以下对自耕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生产力进展的结果B.根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农人生活特别丰饶D.阻碍商品经济的进展 5、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展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根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进展 学识建构 课后作业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