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6 画.docx
3页第五单元 6 画教学目标:1.要求会写4个的生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2.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6.学生读诗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
有错及时纠正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1)学生自由读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3)抽读重点字4)全班齐读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2.学生自由背诵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