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待学生之错收获异样学习效果.doc
4页善待学生之错 收获异样学习效果广西横县平朗乡上颜村委小学 雷金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思维方式、认知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各类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学习上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动力,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著名心里学家盖耶提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所以,教师要善待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学习教学资源,定会收获异样的学习效果一、正视学生的错误,以正确与宽容之心保护学生自尊心俄罗斯一位伟人曾说过:“经验就是犯错误的总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多,也会产生一些认知错误尤其是问题学生犯错误的机会更大然而,许多教师平时对待学生的错误特别是在一节公开课上都希望学生们能够跟着自己精心设计的步伐上走,生怕出一点差错,乱了阵脚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避而不见或不加以分析错误原因,直接以一个“错”字否决甚至一味的批评指责这不仅使得学生不知个所以然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还是出错,还更可能使得学生害怕出现错误,特别是有人听课时,更是不敢发言、展示,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的学习错误要尊重、理解、宽容以待,甚至激励出错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自己的思维结果充分暴露教师还要敏锐地分析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要相信:跌倒的地方总会有美丽的风景二、巧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更精彩(一)借用“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思维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慧眼识金,才能看到“错误”资源背后含着的数学思维和隐藏的价值,才能把错误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出示这样的一道题: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在请学生上黑板板演时,发现有一个学生是这么写的:20×20=400(平方厘米),教师当时并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让学生来判断,并找出错误的原因接着提问:“如果这个算式是正确的,那题目中的条件应该怎样改?”最后让这位出错的学生自己更改题目,他把题目改为:一个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并做出正确的答案错误本身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这位同学虽然开始出现了解题思路的错误,但教师刚开始并没有轻易否定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自己讲解解题思路中激活思维。
学生通过正方形面积与周长公式进行比较很快得出正确的方法,这样即不伤学生的自尊又帮助学生理清题中数量关系与解题思路学生的数学知识本来就应在不断的经历错误中获得的当发现问题时,我们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给予学生充分思索和表达观点的机会,教师再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去修正错误,利用错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空间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却让学生在“识错”、“思错”、“纠错”的过程中深化认识,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二)善用错误,作为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诱饵”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内容时,出示小猴子与小猪分西瓜的故事情景:小猴子想:我太喜欢吃西瓜了,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你知道,它们俩谁吃得更多一些吗?为什么?一开始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猪八戒”学生回答的错误正是我所需要的我顺势追问:“真的是小猪吃的最多吗?谁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结果有的同学开始利用手中的图形纸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有的用绳子对折,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通过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是激发探究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的错误资源由学生而起,而又贴近学生,这使得他们对问题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错误这一资源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三)巧用“错误”切入教学,并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学生的很多错误是可以预见的在备课时教师应该预见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充分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活动中思考、比较、辨析让他们明确自己产生错误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去尾法”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足球45元一个,王老师带了300元钱,最多能买几个?由于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 “四舍五入” 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学习 的,同学们得出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300÷45=6.666666……(个)(2)、300÷45=6.67(个)(3)、300÷45≈7(个)(4)、300÷45≈6(个)学生有可能受上一节课学习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
虽然事先预想到这一点,但是在学生做这道题时,我并没有给学生半点儿提示或暗示,而是让学生的错误充分暴露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1)、结果是循环小数2)、因为足球的个数不可能是小数,所以这一题不能保留一位小数,也不能保留两位小数等,而要取整数商3)、因为买 7 个足球要 315 元,超过 300 元了,所以买不到 7 个,只 能买 6 个 (4)我也认为只能买6个,因为买6个用去了270元,剩下了30元已经不够买一个了通过思考、讨论、辨析后学生深刻领会到:在解决生活实际的具体问题时,有时不适宜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使学生对上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自己的思维结果完整的呈现出来,不同的思维碰撞,难免会出错我们相信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评析不仅帮助他们突破知识重难点,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孩子们会在辨析中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错误三、反思错误,共同成长著名数学大师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今后要吸取什么教训? 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实现了学生由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寻找存在的问题,发现留下的遗憾,是教师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知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审视自己,进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句话说得好: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的“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并且加以运用,使得学生最终能“拨开云雾见明月”,我们课堂也因错误而变得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