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3课 土地改革11.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50547368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黄山市黄山第二中学 陈碧柳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内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土地改革的开展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的过程,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系统学习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与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视频、文字史料,分析土地改革前后农村的变化,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导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在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地方土地所有制,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主人,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关怀,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理解基本国情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认识到我国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建设祖国美好家园主人翁意识,课后感受农村变化,畅想美好乡村建设土地改革是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初步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教材分析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历史意义难点:土地改革的背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长辈了解土地改革情况,畅想美丽乡村建设之我见教学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视频,《白毛女》秋收中的片段师: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想?这是歌剧《白毛女》秋收中的片段,描述了解放前广大农民受剥削的悲惨命运是什么土地制度造成的?解放后,这种土地制度是否被废除的?农民的命运如何?他们会当家作主人吗?学生回答之后,师总结:总结到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对旧社会的土地制度怎么调整……导入 第3课 土地改革。

      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4.梳理中共在近现代史中进行的土地改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设计意图:营造学习氛围,开宗明义二、教学新课:第一篇章 万恶的旧社会(一)土地改革的原因:让学生看书并设想回到万恶的旧社会 ,结合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师生共同分析地改革背景出示图1:“1950年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的人口和土地占有具体情况饼状图”让扮演学生地主,学生根据所占地百分比,用地界碑划分自己的地界,直观感受比例出示图2:地主“坐享其成”,农民“劳而无获”漫画学生分别扮演地主和农民描述自己的生活,感受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出示图3:“大邑刘氏庄园”地主收租楼一组照……学生感受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设计意图: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贫困的根源,解决难点)生:结合课本回答土地改革的原因,教师明确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直接原因)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同身受,分析土地改革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过渡: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情形,你们认为要怎么办?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新中国的领导人怎么做的?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进行土地改革进入第二篇章教学第二篇章:农民翻身做主人(二)土地改革的经过:1.经过:多媒体展示第一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片、“土地改革形势图”、“封建地方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比较表”学生概述概况学生依据图片,结合教材土地改革的概况:时间、地区、法律依据、主要内容、具体办法、土地制度的变化设计意图:明确土地改革的基本范畴,使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概括史实、分析史实的能力,同时突出强调法治意识2. 结果: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片与视频:“农民分得农具、牲口、田地的老照片”、土地改革的视频设计意图:拉近历史的距离通过影像掌握知识点,让学生对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是应民心、顺民意的改革过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终于得到了实现土地改革完成后,农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入第三篇章教学第三篇章:农业走上发展路(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课件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意义: 材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材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材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语句,结合教材归纳意义教师明确:(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5)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设计意图:培养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第四篇章 农村旧貌换新颜拓展延伸:回顾此前的中共土地政策,以及新时期的农村政策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一直关注农民、农村,尤其是新世纪的振兴农村政策,使农村迈向振兴路,农民真正走上幸福路课堂小结:梳理本课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结构图课后作业:说说家乡好:美丽乡村之我见(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家乡变化,培养生主人翁意识,自然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