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谋攻》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宝
  • 文档编号:168932941
  • 上传时间:2021-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0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谋攻》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用兵之法     法:方法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殆:危险C.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顿:困顿、疲惫D.是谓乱军引胜 引:失却,失去2.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国为上,破国次之B.不知三军之事C.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D.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必以全争于天下B.不若则能避之C.十则围之D.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亡,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者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4.“凡用兵之法”的“法”字含义是 ,文中的理解应是 5.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①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 )②不若则能避之 (不若: )③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擒: )④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殆: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②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分战,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能集中反映孙子军事思想的最著名的论断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孙子认为攻城的弊端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孙子认为战争胜利的条件有五,请加以归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你认为孙子的“谋攻”和墨子的“非攻”矛盾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13.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三.语言运用14.根据下面的调查,请你写出两条结论根据奇数公司的调查: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只有32%,美国高达70%,即使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0%,仍然低于那时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根据奇数公司的调查:如果没有发现新的能源,中国如果达到美国的GDP水平的话,三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费!中国人无疑具有像美国人一样消耗地球资源的权利,然而别奢望像美国人那样“大度”地消费全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面这首小诗借“梅花”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请选择另一事物表达对另一话题的思考梅 花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召来燕语和莺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A【解析】A项,“法”的意思是“法则”2.D 【解析】A项,“全国”这里的意思是“使敌国完整地降服”,今义为“整个国家”B项,“三军” 这里的意思是“军队的统称”,今义为“陆海空三种军队”C项,“大敌”的意思是“大部队”,今义为“强大的敌人” D,可以:古今均为“能够”3.B 【解析】B项,“避”的意思是“避开”,其他三项分别是形容词作名词、数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4. 方法;道理,策略5.①军队②不如,比不上③俘虏④失败6.⑴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⑵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7.中心论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著名论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8.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9.(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 (2)识众寡之用 (3)上下同欲 (4)以虞待不虞 (5)将能而君不御10.不矛盾。

      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产物,有时不可避免,所以孙子从很人性化的角度提出了全胜、破中求全的战争原则这和墨子“非攻”的主张也不矛盾墨子反对掠夺性的战争,也主张保家卫国和讨伐不义之君的正义战争,正义之战仍需“孙子兵法”二.课外阅读11.(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这是尽了你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消退了,第三次击鼓兵的士气就衰竭了12.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13.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三.语言运用14.结论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结论二:对于中国来说,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解析】这实际上是一种变形的压缩题型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抓住核心问题,即“什么”“为什么”;二是要谈出自己的独到之见;三是要深刻、新颖15.蚌:一颗沙粒,是一种痛苦;历经了痛苦,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路:一道车辙,是一段历史;走过了历史,你迈向了今日与未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修辞手法本题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事物作为主体,用比喻、拟人等常见修辞手法,表达对生活及生命真谛的思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上海延安中学高三(上)9月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四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崇明区扬子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校际联考政治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松江区(五四学制)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闵行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pdf 2025学年上海市初二上学期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9月学情检测卷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实验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9月返校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二(上)语文9月月考卷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