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东营、潍坊、淄博市调研报告.doc
14页赴东营、潍坊、淄博市调研报告促进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省工商局调研组赴东营、潍坊、淄博市调研报告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题调研的方案》要求,省工商局组织了如何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专题调研组,赴东营、潍坊、淄博三市进行了调研,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在各级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三市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到位,目标明确,效果明显三市截止2011年底,共有非公企业15192家,建立党组织的有8809家,约占57.98%向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8514名东营市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围绕“五个好”目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着力在健全工作体系、扩大组织覆盖、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党内活动、发挥模范作用有一定突破该市现有非公企业2547家,已建立党组织的1059家,约占41.6%其中,建立区域式党组织87个,兼合式党组织568个共有党组织书记1059名,共向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890名潍坊市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在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率上积极作为,成效明显。
该市现有非公企业6026家,已建立党组织的4186家,约占69.5%其中,建立党委的217家,建立党总支的91家,建立党支部的3629家,建立联合党支部的249家共有党组织书记4186名,有742家企业负责人兼任党组织书记,共向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4224名淄博市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两支队伍”建设为着力点,突出特色抓组建,发挥作用重实效该市现有非公有制企业6619家,已建立党组织的3564家,约占54%其中,建立党支部的1104家,建立联合党支部的1208家共向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3400余名 二、主要做法在省、市、县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领导下,三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各有特色,各级工商部门和个私协会在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市都能通过多种形式,按照“作风正、能力强、威信高、懂党务”的标准,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并要求其自觉做到 “三参与三不干预”即参与员工队伍的教育管理,不干预业主的人事任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不干预业主的经营决策;参与公司的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活动,不干预业主的财务管理,确保了党组织书记或党建指导员在落实职责,发挥作用方面,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统揽不包揽。
党组织书记选派方式多样化三市都能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实际,通过内选、外派、选聘和公开招考的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一是内选即在规模相对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中,采取把个体私营企业中懂经营、善管理、企业主信任、职工拥护的党员由企业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支部书记;对法人代表是党员且具备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条件的,一般由法人代表兼任党组织书记二是外派即在企业内部暂无合适人选的,先由上级党组织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提前离岗人员中选派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或临近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党组织书记三是选聘即按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任职标准和资格,受企业委托,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由当地党组织牵头面向社会选聘一批符合要求的人员,分别担任一个或多个非公企业的党组织书记四是公开招考按照党务工作的要求,结合非公党建工作实际,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党务工作者(在全省职称考试中设有助理政工师、政工师、高级政工师三中职称)党建指导员选派多渠道三市都能以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采取指定、选派、返聘的形式选好配强党建指导员一是指定通过建立机关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制度,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中指定专人担任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
二是选派在县乡机关干部中、主管部门党员干部中、军转干部中、优秀大学生村官以及后备干部中选派人员进企业,担任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三是返聘在提前离岗、退休老干部中,挑选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同志进企业,担任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党组织组建方式多元化在调研中发现,三市都能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人数分散、流动性大等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工商所、个私协、行业分会、专业市场、非公企业为平台,创新组建模式,搞好相互结合,确保了“两支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覆盖率的提升一是“区域式”组建东营市按照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阵地联用、制度联建、保障联筹的区域统筹理念,坚持“行业相近、地域相连、便于管理”的原则,以经济园区、集贸市场、城市社区和规模相对较大、党建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为依托,成立了区域性党总支,统筹推进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全市共成立“区域式”党组织87个,覆盖管理312家非公有制企业潍坊市依托基层工商所开展镇域个体工商业党建潍坊市在当地组织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当地工商所对镇驻地党员个体工商业户的分布、组织关系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并积极与镇党委衔接,成立了个体工商业党委。
个体工商业党委隶属于镇党委,工商所长兼任党委书记,办公场所设在工商所镇驻地的集贸市场、商业门店、物流园区内的个体工商业党员全部纳入管理按照便于开展活动、经营地域临近、经营行业相近的原则,分别组建了集贸市场和商业街党支部,并将原工商所党员派驻各支部任支部书记或党建指导员,负责各支部的党建工作个体工商业党委成为镇域范围内与镇直机关、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委、农村社区党委并列的党建“四大板块”之一,构建起了镇域个体工商业党建工作新模式目前,全市已有33个镇成立了个体工商业党委,下设党支部106个,党员1100多名二是“行业性”组建淄博市通过“成立一个分会,建立一个支部,规范一个行业,拉动一个产业”的工作举措,对党员数量较少的个私协会员单位,打破地域界限,成立了减速机、纺织、陶瓷、酒水等17个行业分会,并通过行业分会分别建立了行业分会党支部,现有党员72人,通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规范分会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基层协会社会服务管理效能去年11月,该做法被国家总局以简报形式向全国推广三是“兼合式”组建东营市针对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强、部分党员不愿亮身份、不愿转组织关系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组织到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按照3名以上党员建立党组织,2名正式党员的,通过派党建指导员组建党组织,只有1名正式党员的,按照“地域相联、行业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
目前,东营市共建“兼合式”党组织568个潍坊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书记、市委组织部门领导、市工商局党组负责管理和指导的全市市场行业党委开展了以个私协会为平台、以会员党员和党组织为主体的党建工作构建了“协会+党委+工会+行业分会”的非公党建基本框架各县市区依照市局的模式,先后成立了13个市场行业党委,加强“兼合式”市场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全程作用”的模式,解决了跨支部党员的问题,被省委组织部在全省予以推广目前,潍坊市三市场行业党委共为1200多名流动党员转接了组织关系,建立了党员管理档案,统一开展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淄博市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坚持把“支部建在市场”,比如,张店个私协会在鲁中蔬菜批发市场,通过办事处“组建”业户党支部;在义乌小商品城市场,“依托”马尚镇党委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海盛水产批发市场,“联合”科苑街道办事处、周边小区成立业户党支部,基本实现了“市场业户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为市场流动党员业户安了家目前,全市37家大型市场成立了市场业户党支部,95%以上的流动党员业户纳入了党组织教育监督,有力提升了非公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党务干部培训多重化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做到与部门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一是有计划普遍培训每年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书记和党建指导员进行轮训,走出去参观考察,对涉及党务工作的各知识理论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二是按需求分类培训为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书记和党建指导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更好地融入企业,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搞好培训三是结对子帮带训以组织推学、制度促学、实践练学等方式,建立上一级和相邻区域行业党组织与联系企业党支部书记结对帮学制度、定期选派党务工作者进企业送学制度培训四是勤交流启发训上一级党组织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经常组织高校教授、企业老总、相关专家授课并开展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现身说教,通过参观考察,不断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不断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驾驭党务工作的能力二)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制度建设,确保党组织规范化运作一是明确工作职责三市都能立足非公企业实际,重点围绕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建设企业文化、和谐劳资关系,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四个方面做文章。
二是注重典型引导三市都能结合当地非公企业特点,选准突破口,及时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提升优秀企业出资人以及党组织书记或党建指导员的政治地位、社会名望三是强化党务知识和技能三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都能要求党组织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把各项制度规范上墙上桌、入脑入心四是创新党务工作人才储备建立不同模式的“党务政工干部超市”,人才实行超市化管理,将相关人才登记造册,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荐适合企业发展的党组织书记或党建指导员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模式,完善工作手段,确立工作目标,破解工作难题三)完善党支部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工作机制,增强企业党组织活力一是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抓党建从目前看,三市党委、组织部门、非公党工委,都是积极把工商部门服务监管职能、个私协会自我服务宗旨和非公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企业登记、品牌培育、“三押一推”融资、股份制改造、维护权益、信用分类监管等方面为个私企业提供服务开展帮困难业户、带文明经营、促产业发展的结对帮扶,沟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实现发挥工商职能与加强非公党建互促共赢二是围绕党建,抓发展促效益三市都能把“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贯穿于非公党建工作的始终。
首先,在指导建立党支部、党小组等党组织时坚持以地域相近、行业相近或经营业态相近为原则,如成立商业街党支部,装饰城党小组、电气行业分会党委等,成员之间有共同语言和共同需求,便于沟通和开展党员管理工作其次,指导非公企业做好“双培双推”工作,把企业关键岗位的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经过培训推荐到企业关键岗位任职;把企业决策层的党员培养成为党组织负责人,把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经过培训推荐进入企业决策层,高标准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使党员在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再次,围绕个私业户经营特点开展党员活动,通过举办经济形势和经营管理知识讲座、组织到先进企业考察学习等方式,引导个私企业党员增强经营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例如:东营市澳亚集团,自建立党组织5年来,每年增加效益80余万元潍坊青州市新创宜佳商贸城实施“党建领航”先锋行动,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经营业户由235户增加到684户,年销售额由2008年的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6亿元淄博市义乌小商品城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组织凝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找准了党建工作与市场发展的最佳结合点,2011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5.6%,利税8630万元。
三是突出重点,规范党员发展按照城乡联建、城乡联培、城乡联议和城乡联管的机制,以企业中的农民工为重点,三市围绕党组织争创“五个好”,党员争做“五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