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第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26页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第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 3 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一 题25分)叶嘉莹: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有人说,叶嘉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她说,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叶嘉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强者,但她也坚信自己不是一个弱者,她常常强调,她是在顺服中完成自己她早岁丧母,不久远嫁他乡,后来丈夫入狱,她也带着吃奶的孩子蹲班房,再后来遭遇丈夫的性情变异,再后来拖着一家老小五口人在北美讨生活,辗转半生历尽了人生的悲哀苦难,就在她满以为幸福的大门即将临近之时,一场飞来横祸又夺走了她的爱女和女婿她坦言此生于她再无幸福,她要把感情杀死何为情?礼 记 礼 运 篇云:“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情,是人性之本初叶嘉莹第一次要把这人性之本初的感情杀死,是在遭遇因久被囚禁而形成动辄暴怒之性情的丈夫的家暴之时那时她上有年近八旬的老父,下有两个读书的女儿,她不能把悲苦形之于外她说,我总是梦见我自己已经陷入遍体鳞伤的弥留境地,也有时梦见多年前已逝的母亲接我回家她曾读到一首王安石的 拟寒山拾得的诗偈,恍如一声棒喝,将她从悲苦中拉出。
诗是这样说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在面对常态的、新鲜的痛苦时,她无法忘却她只能用诗偈来引导自己,告诫自己:那个感情使我受到了伤害,我要把感情杀死,我不再为感情之事烦恼如果说,第一次把感情杀死,是叶嘉莹选择坚毅隐忍来勉力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的话,那么第二次,则实在是一段极为痛苦的人生历程丧女之痛,曾让叶嘉莹悲痛欲绝她把自己关在家中,陆 续 写 作 哭女诗十首,怀念陪她经历生命中种种阴晴变化和反复无常的爱女,舔舐伤悲然而,在她众多的诗词作品中,她从未批判过命运对她的不公,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肯定生命的无常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儿童即会诵习的唐诗,叶嘉莹是这样解说的:白日依山尽,是向西看;黄河入海流,是向东看太阳自东升起,却要西落,这是无常;黄河自西奔赴而来,却要东归入海,这也是无常:重要的是,这是生命的永恒的无常当一个人四顾茫然,面对生命的永恒的无常时,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她说,我在极痛之余,才有了彻底的觉悟,对 庄 子 的“逍遥无待”与“游刃不伤”的境界,也有了一些体悟两年之后,她毅然收拾行囊,只身回国教书,一教就是三十多年。
叶嘉莹生于荷月,小名为荷,所以她常以荷自喻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她断然否决了莲花现佛身之喻,感 慨“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她把自己的教书行为认定为“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滋”她一生悲苦,因而她早年耽溺于王国维的独善其身和“清者”持守的想法和生活,是深受同样有着悲剧人生的王国维的影响的几十年后,从对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赏爱,到研讨,到反省,到批判,她早已大彻大悟庄子有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诗词研读不是她的目标,成为学者也不是她的动机,她愿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一 首 浣溪沙的词中,叶嘉莹写道:“已是苍松惯雪霜,任教风雨葬韶光,卅年回首几沧桑自诩碧云归碧落,未随红粉斗红妆,余年老去付疏狂任教风雨葬韶光”,这让我想起那个同样备尝人世艰辛的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境界杀死感情的叶嘉莹,早已褪去莲花,只葆有一颗莲心,只为传递诗歌中生生不已的力量摘 编 自 文汇报2 01 5.3.)相关链接:?今年9 2 岁高龄的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她在颁奖礼上将诗词形容 为“心的走路”,并表示:“我喜欢诗词,这是我自己内心很纯真的感情,我能感受到古代诗人所传达的那种情感。
我感受到就应该把它传给年轻人,所以我一生都在教书,尽自己的力量在做这件事我能用一种沉毅坚忍的心态来面对和担荷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我早年所背诵的 论语 孟子等书,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在艰苦的物质生活中,所想到的是 论语中 所 说 的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及 衣敝缢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的一种自信与自立的精神和态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叶嘉莹认为自己既不是一个弱者,也不是一个强者她所说的在顺服中完成自己,即是面对无常命运的不抗争B.礼记认为七情是不必学就会的,是人性之本初而叶嘉莹却要将这种人性之本初的感情杀死,可见其在生活的苦难前由痛苦无奈到觉悟的精神升华C.丧女后的叶嘉莹悲痛欲绝,写 了十首 哭女诗,在诗词中,以此表达她对无常生命的感慨D.即使叶嘉莹的生活充满苦难,她早年也深受同样有悲剧人生的王国维的影响,但是她却能大彻大悟,并尽力将诗歌传给年轻的一代E.叶嘉莹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穿裙子的“士”,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的自信与自立2)叶嘉莹在历尽人生悲苦后,坦言要把感情杀死请联系文本分析概括叶嘉莹两次杀死感情的缘由和具体表现。
6分)(3)叶嘉莹在颁奖礼上将诗词形容为“心的走路”,在文中也多次引用到诗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所引用诗词的作用6分)(4)本文题目“叶嘉莹:实践儒家的 知 命 与 不忧”的“知命”与“不忧”的内涵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所受到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B、D,(B选 项3分,D选 项2分,E选 项1分A ”顺服中完成自己”并不是说“不抗争”;C “以此表达她对无常生命的感慨”有误,哭女诗主 要 是“怀念爱女,舔舐伤悲”E这 种“自信和自立”是 论语带给叶嘉莹的影响,而且是面对种种苦难能以沉毅坚忍的态度面对的原因,不 是“士”的原因2)第一次:?缘由:遭遇因久被囚禁而动辄性情暴怒的丈夫的家暴表现:叶嘉莹用诗偈引导自己,告诫自己,杀死感情,不再为感情之事烦恼,是一种坚毅隐忍的方式第二次:?缘由:飞来横祸夺走了爱女和女婿表现:把自己关在家中的叶嘉莹写作了十首 哭女诗,既怀念爱女,又肯定了生命的无常这种杀死感情的方式是叶嘉莹面对生命永恒无常的彻底觉悟针对每一次进行具体分析,各3分答出缘由1分,联系原文提炼具体表现1分,对两次进行本质上的定性1分3)?揭示了传主的心路历程,丰富文章内容,丰富传主形象。
从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诗偈中的面对痛苦的自我引导到 登鹳雀楼的对无常命运的觉悟,再 到 浣溪沙中的洒脱境界,揭示了叶嘉莹在苦难人生的心灵成长和灵魂升华E|H正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如文章最后引用叶嘉莹写的 浣溪沙和苏东 坡 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印 证 了 作 者“她早已大彻大悟”的看法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大量诗词的引用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每 点 2 分,概 括 1分,联系文章分析1分4)?“知命”即认识天命、命运叶嘉莹的“知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人生命运的认识从丧母、远嫁、丈夫入狱到流落异乡,辗转半生二是对自身使命的认识叶嘉莹坚持传递诗歌的力量和美,一生尽心尽力教书,向年轻人传递古代诗人所传达的情感不忧”即不会忧愁,即使是面对苦难,也有勇敢坚强的意志叶嘉莹在苦难人生面前,坚信自己不是一个弱者,在苦痛面前,有着坚毅隐忍的品质面对命运的不公,不是批判,而是在肯定生命的无常中觉悟,以自信自立的精神态度,最终达到如苏东坡般的洒脱境界启示:(示例)也许生命中有乌云,但是我们要坚信,拨开乌云总能见彩虹分析内涵6 分,每 点 3 分,概括出含义1分,联系文本分析2 分。
启示2 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3题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 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 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
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 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就中国人的智力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
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表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一一温顺和懦弱C.它既不源于推理,也非产之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地或几乎完全的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2.下 列 对“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和智力要好得多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C.外国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参考答案:1、B 2、C 3、C3.实用类文本阅读(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一(4)题1 5米泳池里的梦想新华社记者赵悦杨媛媛一个长宽仅1 5米、水深只有1.5米的室内游泳池,是加沙地带最好的泳池,也是这里唯一一个游泳运动员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