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1)2课件ppt.ppt
27页第第2 2课课 俄国的改革俄国的改革 导语导语•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的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9世纪晚期:世纪晚期:•13世纪上半叶:世纪上半叶:•14世纪:世纪:•15世纪晚期:世纪晚期:•16世纪:世纪: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莫斯科公国建立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2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根据课文、相关史事和人物扫描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据课文、相关史事和人物扫描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背景: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仍然是一个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2、虽然出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发展缓慢虽然出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发展缓慢3、彼得一世到西欧各国考察,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彼得一世到西欧各国考察,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革3、彼得一世改革内容(18世纪初)军事:军事:经济:经济:政治:政治:文化:文化: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4、对彼得一世改革进行评价 1 1.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2 2.局限性.局限性 ((1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扩张准备了条件2)(2)大力移植西欧文明,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大力移植西欧文明,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1)(1)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2) (2)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 (3)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对农民非常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对农民非常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1700-1721俄国打败俄国打败瑞典,建新都圣彼瑞典,建新都圣彼得堡得堡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 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 提示提示(1)(1)由于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彼得由于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彼得一世允许购买农奴作为劳动力。
一世允许购买农奴作为劳动力2)(2)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发展来看,由于此政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发展来看,由于此政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彼得一世改革开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他的的进程但他的统治下,农奴制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却进一步强化,阻碍了俄国社会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二、废除农奴制二、废除农奴制俄国俄国1861年改革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危机四伏的俄国、危机四伏的俄国—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背景国国别人均人均((卢布)布)铁(万吨)(万吨)铁路路(公里)(公里)1850年年1860年年俄国俄国7122.829.81600英国英国323228.5388.814603法国法国15040.689.89160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生活奴生活环境境恶劣劣工工场主(主(资本家)的本家)的烦恼郁闷!工场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好,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农奴生活水平低下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暴动86次90次126次1176次次数年代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克里米亚战亚战争中惨争中惨败败,充分暴露了,充分暴露了农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对对外)外)1853-18561853-18561853-18561853-1856对外战争的失利对外战争的失利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俄国VS土耳其、英法 农奴制危机表现(改革的背景)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对 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史料解读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请回答: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挽救统治危机((1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格高出当时的地价。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雄厚的资本、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自由的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雄厚的资本2、避免革命的改革—改革的内容1818-1881“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 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 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家徒四壁的农民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农民民获得得‘自由自由’的的时候,已候,已经被剥被剥夺得一干二得一干二净 ——列宁列宁改革的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大掠夺。
农奴在获得土地的时候,必须要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性质性质: : 作用:局限: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目的和内容看)3、1861年改革的意义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