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语文)解析版.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7225560
  • 上传时间:2024-0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叶韵/一叶知秋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tán/dàn,yè/yàn,nàn/nàn;B.xiān/xiǎn,bó/bó,xié/yè;C.dù/duó,zhǎng/cháng,jiě/xiè;D.cēn/ shēn,mǐ/mǐ,xù/ch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4分)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咸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 ▲ ▲ 【答案】(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5分) (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2)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1) ▲ ▲ (2) ▲ 答案】(1)安徒生;《海的女儿》2)示例: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 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 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解析】一是要紧扣身份,如外国人、童话人物、首次来中国等;二是要体现祝愿或赞美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答案】B【解析】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妻把文章看的很重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答案】C【解析】“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 (2)要点:使、累其心、抑(副词表示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 (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附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

      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

      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此处翻译值得商榷,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安居贫而不困,一是性识明而知道理,对上文的总结可翻译为: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之所以”可不必译出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 魏 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上海延安中学高三(上)9月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四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崇明区扬子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校际联考政治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松江区(五四学制)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闵行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pdf 2025学年上海市初二上学期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9月学情检测卷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实验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9月返校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二(上)语文9月月考卷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