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英语教学中全身反应法TPR心得.docx
4页小学英语教学中全身反应法TPR心得李馨菲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他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强调首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大量听一段时间以后,听到一定的基础了,到小孩子愿意说了,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说了这样学生说的不紧张,说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础上再来输出(production) 主要特点: 1) 听力理解领先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 2) 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应该由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
3) 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 4) 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 主要优点 1) 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 2) 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3) 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是由左脑来完成的,而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的 4)全身反应法这一教学方法,验证了“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活动给他们提供生理的、认知的、心理的快乐 5) 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主要缺点: 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很难用TPR来表述,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时候会比较困难。
二、教学观念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就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而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例如,在接受外部信息方面,有的学生使用听觉通道,学习效果较好,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的视觉通道胜过听觉,凡事过目不忘在表达方面,同样存在各种差异所以,全身反应教学法重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全身反应法很适合小学英语教学,可以很容易的调动起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配以适当的阅读训练,可以使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其水平并进 有研究表明,学习语言最好的年龄是在10岁以前在上小学开始系统地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一门外语,进行双语教育,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但对于这些母语掌握得还不太好的孩子们来说,怎样学习英语是教育界常见的话题及争议的焦点在课堂上,适当、恰当地运用全身反应法(TPR)辅助教学,能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其内在潜能的发挥 全身反应教学法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无须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全身反应教学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习得英语 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起着十分积极和直接的作用Asher指出,“教师是舞台剧的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sher又强调,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最佳接触语言的机会教师通过自身丰富的肢体语言,使语言声音和意义相接,从而增加学生记忆,它是视觉、听觉和感观的三者统一上课时,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结果若教师笑容满面,说话抑扬顿挫,并辅之以相应的肢体语言,那么学生会觉得听教师上课很轻松,舒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被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也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全身反应法是个我们不断在研究讨论和学习的课题,也给了我们新型教学模式的引领方向全身反应教学法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它更是一个好的方式它的特点和操作方式都很适合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适合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者而对于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不断学习,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必须的我们即要合理运用它的有点也要看清它不足之处,以不断更新的方式和不断反思改进的心态来学习和运用这种方法。
但是用久了或不适当的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所以教师必须适当运用这个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的引导学生对待输赢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