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30页南充市2023—2024学年度下期普通高中一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①对传统社会的女子来说,女性意识就是对知心人的爱情追求、对理想生命状态的追求、对完成自我追求的向往这样的追求与向往,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也出现了②《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特别讲到林黛玉读了《西厢记》,触动了懵懂的少女情怀之后又听到了《牡丹亭·惊梦》的唱曲,引动了情思这一段情节描绘得非常细致,不但篇幅很长,而且作者刻意描写了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呈现她潜藏在心底的情思,如何成为唤醒了自我渴求的意识作为青春少女的代表,林黛玉开始思考她的芳华岁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就在此时,她听到了《牡丹亭·惊梦》里杜丽娘的唱词,感同身受:每一句《牡丹亭》唱词,都让她感慨万千;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就自思自叹;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心动神摇;听到后来,联想到自己的将来会是怎么一个情况,就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③由此可以看到,曹雪芹对林黛玉情窦初开的描绘,跟汤显祖刻画杜丽娘的心境如出一辙,涉及发掘女性意识的探索,与晚明对于女性意识的认识与关注是连在一起的可以说,到了十八世纪的曹雪芹,他对女性意识的关注,是继承了十六世纪以来,文人学者对于女性处境特别突出的关怀沿着这个脉络,我们发现《红楼梦》里面,写到林黛玉表达自我内心情愫的诗词,都清楚地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深刻感受到自己掌握不了生命的走向比如《葬花词》,就最能显示出现实环境的残酷与惨烈,让深闺女子感到身不由己的,不仅是芳华虚度,还有更可怕的悲惨命运等待在将来在曹雪芹的笔下,这也不是林黛玉一个人的命运,书中大多数女子都会陷入类似的命运深渊,甚至更为凄惨,如有了自我本体意识的晴雯,而林黛玉只是作者聚焦的范例④“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写的不仅是林黛玉的感伤,也是杜丽娘早殇的感伤,甚至可以说是传统社会女子有了女性意识,必定会触动的感伤《红楼梦》二十七回有脂砚斋回末总评,说:“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脂砚斋很清楚地知道曹雪芹拟写《葬花词》让林黛玉吟咏的普遍意义是,纯洁美丽的女子一旦认识了人生处境,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发现自己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要遭到龌龊现实的践踏,以至于埋香葬玉,魂归离恨天。
⑤《葬花词》的结尾:“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明确显示出,《红楼梦》里面的女性,对于自身的命运完全不能掌握,同时清楚意识到这种际遇的悲惨下场《葬花词》让林黛玉本人发此哀吟,除了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感喟,当然是曹雪芹创造这个角色的特写,让她作为女性意识的代表,展现女性生命追求的挫折与悲怆摘自《<红楼梦>的女性意识》,有删改)材料二:①女性意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天然就要借助对爱情的追求来表现《红楼梦》就塑造了不止一位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下勇于追求自己爱情的青年女性形象②提到主动追求爱情的“勇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身为婢女的司棋司棋与表弟潘又安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两人互相爱慕,胆大包天地买嘱大观园中的婆子,在园中私会,海誓山盟,私传表记作为奴仆,不经主人同意,私订终身,这在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更何况还在大观园中私会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无疑需要极大勇气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在抄检大观园时,司棋收藏的潘又安对她表白心意的帖子被搜出来,却“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可见她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脂砚斋也不禁为她留下“余为司棋心动”的批语。
这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又是多么叛逆的想法!在胆小怕事、事败马上逃走的潘又安的衬托下,司棋这个勇敢追求自己爱情的人物是多么光彩夺目!③值得一提的还有身份更为卑微的女戏子龄官在封建时代,戏子比奴婢更卑贱,作为贾府“买”进来表演的女戏子,龄官的身份简直就如泥土一样,可以想见她对爱情的追求会更加艰难但是,她在爱情面前却表现出自尊的一面当贾蔷为了安慰病中的龄官而买了会杂耍的雀儿来哄她开心时,她责怪贾蔷说,贾府买了她来逗乐,自己看见雀儿如此,触景生情,并不高兴这番话表现出这个女孩子的自我价值意识:她渴望爱,但绝不卑微乞求甚至宝玉要求其唱曲,她都敢当面拒绝,蒙侧批说“诚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意④《红楼梦》中勇于追求自己爱情的女性形象远不止这些,她们不同于以往的才子佳人题材的作品中千篇一律痴情柔弱的女性形象,性格鲜明,形象立体,在封建礼教下表现出难得的勇气与自信,焕发出独有的魅力摘自《闺阁的英豪:<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出现了对知心人的爱情追求,以及对完成自我追求的向往等B. 曹雪芹描写林黛玉的心理活动,篇幅长、描绘非常细致,是为了呈现其潜藏心底的情思。
C. 曹雪芹对林黛玉情窦初开的描绘和汤显祖对杜丽娘心境的刻画一致,都涉及女性意识D. 《葬花词》写是个人的感伤,也是传统社会中有了女性意识的女子必会触动的感伤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将《红楼梦》和《牡丹亭》对比,论述二者有相似的内容B. 材料一对脂砚斋的评论进行了具体阐释,使论证更充分、更有力C. 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述,中间两个段落构成并列关系D. 以上两则材料都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来进行相关论述3. 《红楼梦》中下列相关人物的行为,不能体现材料中“女性意识”内涵的一项是( )A. 薛宝琴见多识广,作《怀古绝句十首》,其中《马嵬怀古》一诗跟传统的女色亡国的观念大唱反调,肯定了杨贵妃的爱情追求B. 香菱幼年不幸走失,后沦落为薛蟠妾室,可她并未沉沦,一心想学作诗,拜黛玉为师,专心致志,终于写出了比较像样诗来C. 小红是贾府家生子,生而为婢、两代为奴,初见贾芸便被吸引,于是以丢帕子为手段试探对方,在一丢一还之间确定彼此心意D. 薛宝钗重视礼教,经常劝诫贾宝玉要多读有关“仕途经济”的书籍,能在大观园上下周旋,正确应对各种关系,后来嫁给宝玉。
4. 以上两则材料均在探究《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但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5. 《祝福》中祥林嫂面对困境,数次主动抗争,她的抗争是不是材料中所说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请结合两则材料和小说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花脸郑俊甫鬼子的铁蹄踏进窑镇时,四爷正在庆乙戏楼唱戏,唱的是《捉放曹》四爷唱花脸,扮年轻气盛的曹操,水白脸,脸谱高位勾画,哇呀呀一嗓子,声似洪钟四爷打小喜欢看戏,小时候家住庆乙戏楼旁边,没事就跟着大人泡戏园子别的孩子也有看戏的,男孩子都喜欢看武生——一杆枪舞得虎虎生风,要不就是翻筋斗,孙猴子似的,好看;女孩子呢,多喜欢书生小姐的故事,如《西厢记》之类四爷喜欢花脸:曹操呀,李逵呀,还有“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的关云长,等等有一回,庆乙戏楼的花脸卸罢了妆,见四爷还跷着两只脚趴在戏台边,痴愣愣地看,一时兴起,便抱了他,到后台,仔仔细细地给四爷画了张脸谱四爷得了宝似的,一口气跑回家,对着镜子左瞧右照四爷的小脸上是一张拼接的脸谱,一片红忠,一片水白,还有的地方画成了金银妖怪四爷不在乎,哪一片他都欢喜,一连几天舍不得洗,恨不能一直在脸上留着。
后来,父母骂得急了,他便哭丧着脸去洗没承想,拿肥皂也搓不下去,家人只好动用了豆油,才算让一张脸恢复了本来的颜色四爷就是凭着一股子痴劲儿进了戏班先是跑龙套,但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了庆乙戏楼的当家花脸,方圆百里无人不知鬼子进了窑镇,消停了没几天,一位少佐就带着翻译进了庆乙戏楼少佐也是喜欢京戏的,尤喜花脸,还能哼上几句听说四爷花脸唱得好,他就寻上了门,不光想听,还想学几句,最好能登台演唱四爷自然是拒绝的别看在舞台上什么角色都唱过,也演过老奸巨猾的反派,可下了台,四爷却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少佐很有耐心,看上去比三顾茅庐的刘玄德还有诚意聊了几次花脸,碰了几次壁,少佐便换了话题,开始聊四爷的家庭——先是四爷的父母寿辰,继而是家居摆设,甚至于孩子念的学堂都聊,熟悉得像是在聊自己四爷的心开始打鼓,身上冷汗直冒四爷说:“想学什么?”少佐顿时眉开眼笑,说:“花脸吧四爷说:“想唱哪出?”少佐转了转眼珠,两只手比画着说:“就是那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四爷摇了摇头:“关羽太费嗓子了,你初入门,唱不了少佐愣了一下:“你看我能唱哪出?”四爷说:“《捉放曹》吧你可以试试曹操,那时候曹操春秋正盛,与你年龄相合少佐侧过脸,盯着翻译。
翻译立马解释说:“曹操,三国时的英雄,很厉害的少佐微笑着点点头,就唱这个吧四爷教得很认真,少佐学得也很认真一个月后,少佐能完整地唱上一段了,有模有样少佐提出想上舞台,四爷想了想,点了头那天观众很多,坐满了整个戏楼观众是四爷花钱雇来的要说庆乙戏楼从不缺观众,尤其是四爷的场子可那天还要上台的,是一个日本人,是带着兵扛着枪一路烧杀抢掠的鬼子教鬼子唱戏,还要他登台表演,这不是汉奸卖国贼吗?四爷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好多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早都骂上娘了四爷赔上自己的老脸,花钱请了庆乙戏楼的铁杆戏迷戏园子不能空呀,别看少佐在四爷面前一副谦恭的样子,四爷明白,每一个谦恭的细胞下都藏着利刃那天的戏唱得很热闹,该有掌声的地方、不该有掌声的地方,掌声都有了散场的时候,一个个冲着四爷伸大拇哥少佐很开心,他学着窑镇人的样子,冲四爷一拱手,鞠了一躬打那天起,少佐不再光顾庆乙戏楼了,他又恢复了侵略者的本性,拿起了枪不再光顾庆乙戏楼的,还有四爷据说,少佐的那场戏唱罢,就再也没有人在窑镇见过四爷窑镇的上空起了一阵风,先是在戏迷们之间刮,后来越来越盛,很快就席卷了窑镇的角角落落少佐也听说了,问了懂戏的人,才知道那不是空穴来风,是嘲弄,是羞辱,是诅咒。
少佐派了很多人,去寻四爷的下落可是,四爷,连同他的家人,隐了身似的,再也寻不着了日本人投降后,那阵风成了窑镇的一个传说,有鼻子有眼的就连街头说书的,也拿它作保留节目,说起来眉飞色舞,唾沫星乱溅您瞧瞧,明明是担着汉奸的名声,教鬼子唱戏的,最后却成了英雄为什么?《捉放曹》中,是青年曹操,脸谱该高位勾画,眉毛和眼部的线条勾得直且淡,两颊皱纹一对,线条细长,以显其年轻气盛可是四爷呢,给少佐画的是《阳平关》里曹操的脸谱眉毛、眼部和脸上的皱纹,着色重,线条粗,浓墨重彩,着力渲染,不再讲究虚实,面部的皱纹也多,行话叫“水白奸邪”怎么个意思?《阳平关》里的曹操可是暮年,不光仗打得一败涂地,阳寿也只余了不到三年……这个四爷呀啧啧……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四爷跟着大人泡戏园子,对画的脸谱视若珍宝舍不得洗掉,后来进戏班学戏,都表现了四爷对戏曲的痴迷B. 小说写少佐想唱关羽,四爷却建议他唱曹操且在脸谱上动了手脚,可见四爷内心并不真心想教对方,只是迫于无奈C. 经过一个月的教学,少佐终于能完整地唱上一段了,二人正式演出后,观众都冲四爷伸大拇哥,称赞四爷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