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_9 精编新修订.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黯然****天空
  • 文档编号:154346569
  • 上传时间:2020-12-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3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 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 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我认为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议一书与其它教育类的书有着很大的不同,书中有很多实 例,并不是枯燥的纯理论,通俗易懂,他的每一句话是那么 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有些就好像 是小时候的自己经历过或者看到过, 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 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这 还未初出茅庐的师范生提前了解中小学生成长、学习中的问 题,让我对于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信心倍增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 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名著尽管苏霍姆林 斯基已逝去近四十年了,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 当今的我们仍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下面我就其中 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七十五条中写到:“请你任 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 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 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的心灵的接触。

      这要求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 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体验到尊严感,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这就需要教师对孩子付出爱 爱,是通向学生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就提出爱的教育的思 想,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 塘不能没有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对于教师来说, 第一要素就是爱,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还 不够,还得有慈善的爱心,能爱、会爱,借助爱的力量往往 会事半功倍,心灵的塑造借助爱的感染会水到渠成爱” 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形的情感纽带,没有爱就没有心灵相 通,没有情感融洽学生再不成熟、不懂事,都有着自己的 感情与尊严,有着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 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 魂灵,教师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请记住:成 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 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这就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 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要刷新自己的赏识思想,懂得适时地 赞许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个体,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 情去浇灌,用亲情去呵护在浇灌、培育与呵护中观察、发 现并准确把握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升 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 功体验,教师的一句话赞扬常常能使学生信心倍增,让他们 有种成就感而成功能让孩子建立自信,能让孩子有主动参 与一切活动的愿望教师的赏识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有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它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信 任度,师生之间,彼此信任,有好感,那么他们之间的交流 沟通就会显得更加自然,教师的教学更有效果,学生的学习 更有激情 作为教师当然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认 为:教师的教育素养首先是指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 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 者的食物教师是授教者,同时更是一名学习者,要有读书 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诫我们: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 自己的劳动的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 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懂得反思, 通过反思, 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 在教中学, 从而实现教师自我提高。

      书中有很多实例让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 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 节公开课 , 来听课的人很多, 他们本来都打算在课堂教学进 行中间写点记录, 以便像往常一样听完课后提些意见的, 可 是他们听的入了迷, 竟连记录都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 屏息 静气地听 , 完全被这位历史老师的课吸引住了, 就跟自己也 变成学生一样课后有听课的老师请教他:“您花了多少时 间来背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 且,总的来说, 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 约十五分钟 初看到这句话,我十分诧异,觉得他有点夸大,因为作 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已经在微格教室试讲过多次了,准备的 时间,可能是几天,几个星期,但肯定不需要所谓的一辈子 的时间后来细想,如果匆匆忙忙,课堂完全按照预设的过 程有条不紊地进行,那么就忽视了课堂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而这个故事让我完全了解到,教师应该时时刻刻懂得反思, 教育技巧是从每次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教师应该不断改善自 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思路,不断完善每一节课的教学这不 就是需要教师用终生时间去备好每节课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蕴涵着很深的教育理论,我只 是粗糙地读了一遍,我想它很值得我们在去细细品味。

      作为 一名即将真正走上讲台成为人民教师的大三学生,我们还有 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努 力提高自己,那么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教师的 礼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