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吉林省通化市木业工业园区建设规划.doc

3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22351127
  • 上传时间:2023-09-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8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吉林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发 展 规 划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2009年6月 长春项目名称:吉林通化木业工业园区设计编号:2009489发 展 规 划院长:董 秀 凯总工程师:宫 向 东中心主任:李 春 源中心总工程师:张 军设计室主任:张 军室主任工程师:王 书 民项目总负责人:李 海 波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工咨甲10820070021(院章)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0九年六月 长春项目参加人员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王书民 张 军 李春源 李海波沈 洋 穆莹莹 孙守意目 录第一章 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 11.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11.2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1.3有利于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提高综合利用率,促进技术创新 2第二章 建设园区的基础条件 32.1园区区位 32.2自然概况 32.3园区优势 42.4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5第三章 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73.1集中区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 73.2特色工业集中区的建设现状 10第四章 发展规划概述 114.1规划编制依据 114.2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14.3园区定位及发展目标 13第五章 园区空间布局 155.1园区建设总体布局 155.2功能分区 155.3产业分布 165.4基础设施建设 16第六章 木业产业园区建设重点与项目 196.1园区重点开发的主导产品 196.2重点项目介绍 19第七章 节能、环境保护与治理 257.1节能 257.2环境保护与治理 25第八章 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278.1机制 278.2政策: 27第九章 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289.1估算范围 289.2估算依据 289.3投资估算 29附表: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估算表附图:吉林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位置图吉林通化木业工业园区总平面规划图第一章 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1.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通化县地处吉林省长白山区的老岭山脉和龙岗山脉,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74.4%、有林地275234 hm²,木材蓄积量21407581 m³,年采伐量101000 m³。

      通过建立通化木业工业园区,扩大林木销售和深加工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通化县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稳步发展,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吉林省最大木材集散地,成为通化县新的经济增长点1.2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建设,是加快区内企业快速发展、促进园区的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加产业集聚的吸引力,促进产业集群,实现扩总量促升级通过搭建这一产业平台,对规模开发区域经济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建设可推动国际合作开发,是园区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对扩大开放和加快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园区的区位优势,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广阔的土地空间、充沛的劳动力资源;联结外阜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以及先进技术,抓住商机,达到开发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实现共同发展、共赢的目的1.3有利于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提高综合利用率,促进技术创新我国木材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有些方面不容忽视,一是高速增长下的大而不强的状况我国木材加工业一直属于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木材加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缺少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也体现了大而不强的局面。

      二是原料加工企业多,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我国木材加工业,尤其木材产区,以原木或简单加工的原料产品为主销售木材现象普遍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普遍低下,我国资源利用率只达到60%,而发达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0%通过园区建设,能有效改变目前区域内木材加工业技术落后、简单加工、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偏低的局面,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化双重作用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建设园区的基础条件2.1园区区位通化木业工业园区位于通化县二密镇以北,沿集锡公路从南向北13km,至二密镇干沟村距二密镇13 km,距通化县30 km,距通化市23 km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为东经125°43′,北纬41°51′2.2自然概况2.2.1地形、地貌通化木业工业园区为两山之间一狭长区域园区地形规整,地势平坦,自然坡度5%,适宜建厂2.2.2气候条件通化木业工业园区处于半湿润温和气候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夏季湿热,降雨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温差较大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每年七-九月份为雨季,雨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80%。

      年均降雨量528mm,最大965mm年蒸发量一般为1470mm-1600mm一月份平均气温-18.8℃,七月份平均气温22.7℃,年均温度3.6℃,结冻期十一月中旬至次年五月初最大冻土深度2m最大积雪厚度240mm,相对湿度63.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20h,全年无霜期145天左右,春季大风平均10.8天,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6/s最大风向频率16.8%地下水埋深7-29m,深层水埋深54-88m,属半承压水,重碳酸钙镁型地下水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流动地耐力1.5-25吨/㎡,地震烈度六度地层结构属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结构由上往下依次为黑色耕土、亚粘土、亚沙土2.2.3区域资源概况通化县县域总面积369741 hm²,其中有林业地面积275234 hm²,活立木总蓄积量21407581 m³,年生长量35.9万m³,森林覆盖率74.4%,年出材量10万m³通化县南与集安市相连,北与柳河县按壤,东与白山市为邻,西与辽宁省新宾县和桓仁县交界,毗邻的市县都是林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采伐量为:通化市7个市县区含辉南县森经局,年出材量35.5万m³,白山市各县区和所辖的7个森工局和森经局,年出材量53 m³,珲春口岸从俄罗斯进口预计可达60万m³,集安口岸从朝鲜进口预计可达15万m³,木材总供应量可达163.5万m³,木材的潜在供应量完合可满足木材园区项目的需要。

      2.2.4园区基础设施通化木业工业园区依托的干沟村(原干沟镇),初步形成了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园区已完成了场地平整和园址规划工作2.3园区优势2.3.1产业基础优势到目前为止,园区内入驻企业已达到26户,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2.3.2区位优势全县现有乡级以上公路14条,总里程328.88 km,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其中:国、省级干线公路3条116.71 km,分别为国道集锡线通化县段24.69 km,国道鹤大线通化县段43.84 km,省道沈长线通化县段48.18 km县级公路3条94.82 km,乡级公路8条117.38 km目前,投资135000万元的通化至沈阳的高速公路通化县路段已建成通车;通化至丹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正在施工中梅集(梅河口—集安)铁路过境66 km,途经干沟、二密、果松、七道沟、石湖5个乡镇和较大规模的村,设有干沟、二密、果松、石湖、老岭5个车站,境内有专用铁路线路5条共14.7 km目前通化至丹东铁路建设项目正在施工中通化木业产业园中心区选址在通化县二密镇的西岔村和干沟村,场址交通便利,紧靠集锡国道,距通梅铁路干沟火车站只有1.5 km,距正在建设中的通丹高速公路出口12 km。

      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园区建设提供了交通运输保证2.4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通化木业产业园虽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与特色园区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总体规模偏小,企业集聚度不够,市场导向、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转化增值的幅度偏低,市场流通体系和新型市场主体尚未有效建立,影响了产业链的对接二是核心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缺少核心竞争力三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区内企业尚未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专业协会的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其综合作用未能真正发挥四是园区缺少品牌效应,知名度不够,影响了产业集聚度和企业集群的形成第三章 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3.1集中区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3.1.1国际上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由于世界性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促进了人造板工业的迅速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关资料统计,1990年全球森林面积为36亿hm²,总蓄积量约3400亿m³;而世界每年消耗木材34.5亿m³,消耗森林蓄积63亿m³,森林每年增长量仅为55亿m³各国为了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对本国的森林资源采伐实行严格的限制,更加剧了全球资源短缺。

      面对全世界人口对木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以木材综合利用为特点的人造板工业长期以来,世界人造板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人造板总量为1.6亿m³,比1997年的1.5亿m³增加了约6.5%发达国家的木材加工业以先进的工业技术、国际市场的品牌效应、规模经济下的低成本运行、两个资源两个市场、较高的综合利用率为其显著特征3.1.2国内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森林面积15894万hm²,居世界第五位,而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28 hm²,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0.6 hm²的21.3%,森林蓄积量125亿m³,居世界第七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9.048 m³,占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60.6 m³的15%,森林覆盖率为16.55%,仅相当于当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7%的61.3%为了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1998年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禁止砍伐长江、黄河中上游的天然林,全国计划内采伐的木材从1996年的6710.27万m³调减到2000年的4723.97万m³,平均每年消减397.26万m³调减和控制木材采伐量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我国人均木材消耗0.22 m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木材消耗量0.54 m³的40.7%。

      木材供应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据有关部门估计,今后我国每年的木材缺口将达到5000万m³-7000万m³到2015年,我国国内木材供需缺口将达到1.04亿-1.5亿m³因此,在我国木材和木材代用品的生产和消费应向节材性和环保型方向发展,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才能有效地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现在产品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2006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到7428.56万m³,比2005年增长16.2%;木地板产量达23399万m³,比2005年增长35.08%十五期间,人造板生产规模增长22%,累计产量达到21004.3万m³,是“九五”期间的2.8倍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