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采桑子教学设计.docx
4页题目:采桑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词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词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2、 反复诵读,揣摩其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3、 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诗句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揣摩其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2、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会欧阳修积极的人生追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体会自然之美、诗歌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2、难点:领会欧阳修积极的人生追求,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诗句教法学法:诵读法、名句品析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 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我们一起和诗人欣赏了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景今天我们一起和欧阳修欣赏颍州西湖美景观赏视频和欣赏图片,初步领略颍州西湖的美二、 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指名学生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 字词注音(指名学生注音)短棹(zhào) 逶迤(wēi yí) 长堤(dī) 笙歌(shēng) 涟漪(lián yī)三、诗词解读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听录音,正音正字,把握节奏和感情2、小活动:随机抽人比赛谁读的好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4、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 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隐隐:隐约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5、学生参照注释和借助工具书理解词意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四、名句赏析(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回答)1、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赏析:此句中“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2、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赏析:此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掠岸飞过视点也是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五、归纳词的主题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六、 课后拓展:结合诗意和展示的西湖图片(包括前面展示的视频和图片)写几句赞美西湖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写的好的,拍照展示学生作品,评评谁写得好七、课堂小结: 这首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的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整首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八、布置作业: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 , 。
2、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 , 3、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 九、板书设计 采桑子 欧阳修上阕 短棹 西湖好 下阕 动静结合十、 课后反思:本课要关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这样互动的局面,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见解或教参上的解读强加到学生身上,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本节课我采用“以学定教,开放生成”的三段式教学,即通过“自学、互动、检测”三个环节,让课堂上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让他们每个人有话可说,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化,还提倡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不足之处,一堂课时间有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但缺乏创意的阅读,自学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