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12页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1. (1分) (2019·柳州模拟) 如图所示,金属容器中盛有水,水上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食用花生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加热过程中容器内一直有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先沸腾,然后油沸腾 B . 油先沸腾,然后水沸腾 C . 水未沸腾前,只有油蒸发 D . 水未沸腾前,水和油同时蒸发 2. (1分) (2016八上·朝阳期中) 课堂上,有时光滑黑板表面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3. (1分) 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 .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 .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 4. (1分) 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一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 B . 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 C . 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 D . 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 5. (1分) 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
寓言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 )A . 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 B . 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 C . 白兔的平均速度大 D .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6. (1分) 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 B . 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 C . 使用水笔时,笔中的墨水与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 D . 使用水笔时,笔尖上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 7. (1分) (2018八上·扬州期末) 右图是扬州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 .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8. (1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9. (1分) (2017·宝安模拟)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 图甲,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乙,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 . 图丙,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d点 D . 图丁,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清况 10. (1分) (2017八上·富顺期中) 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 .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 . 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 .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 .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当 11. (1分) (2017八上·宝鸡期中) 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 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 C . 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的慢 D . 物体在0-6秒内运动的路程是10m 12. (1分) (2016八上·江夏期中)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36℃ B . 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14℃ C . 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36.9℃ D .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6分)13. (1分)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常用温度计利用了液体________的性质.如图1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示数是________.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体温计读数时________(能、不能)离开测量对象. 14. (1分) (2018八上·湛江期中) 我们应该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高声喧哗,在公众场合高声喧哗会产生________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是“高”、“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后两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 (1分) (2016八上·开封期中) 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其中⑤中的冰花是形成在窗户的________(填“外”或“内”)表面上.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16. (1分) (2019八上·长沙期中) 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个点光源 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_度,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 O 匀速转动。
在转动30°角时,照射到简壁上的反射光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度 17. (1分) (2017·南岗模拟) 如图所示是小雪自制的潜望镜,该潜望镜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该潜望镜所成像的性质________. 18. (1分) (2018八上·湖南期中) 如图所示为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 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已知入射 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 45°,若光斑 S 向右移动了 1m,说明水位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________m 三、 实验题 (共4题;共11分)19. (3分) 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 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________ (2) 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________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3)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 ;冰熔化一共持续了 ________ min.(4) 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20. (3分) (2016八上·利川期中) 图a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 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_(填“高”或“低”). (2)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读数为__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图e、图f、图g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___;分析该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________热.(填“吸”或“放”) 21. (3分) (2018八上·芜湖期中)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中ON为法线。
小琪同学做了3次实验,他发现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1) 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可得出结论:________(2) 读出每次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并填在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3) 将小门向后折,观察发现小门上没有反射光线,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4) 如果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 22. (2分) (2019八上·南通期中)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 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 2mm 的茶色玻璃 ②厚为 5mm 的透明玻璃 ③刻度尺 ④光屏 ⑤两只相同的蜡烛 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填序号) (2) 在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 实验中,小丽将蜡烛 A 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 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个与 A 完全相 同的蜡烛 B.她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 A 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甲,乙、丙三幅图中,________图是 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4) 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 A 距平板玻璃 8cm,移动蜡烛 B 直到与蜡烛 A 相距________cm 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实验中蜡烛 B________(需要/不需要)点燃 四、 综合题 (共1题;共2分)23. (2分) (2017八上·太仓期末) 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 (1) 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_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 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3) 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蜻蜓距水面lm,他们看到“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