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书法唐朝伟大的书法家—颜真卿.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少儿书法唐朝伟大的书法家—颜真卿 少儿兴趣网发布少儿书法:唐朝宏伟的书法家—颜真卿,更多少儿书法相关信息请访问无忧考网少儿兴趣频道 这篇关于《少儿书法:唐朝宏伟的书法家—颜真卿》,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梦想对大家有所扶助!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优良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15张) 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
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切民众疾苦,提防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吞噬农田的现状,率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说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分外可怜杨的遇到,敬重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举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那么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摄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表达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备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崇敬, 颜真卿画像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心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好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告成中摄取阅历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根基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