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程..doc
21页第一章 矿井提升基本知识一、矿井提升简述组成:由矿井提升设备、矿井提升场所、提升对象1. 提升设备:提升机、提升容器、提升钢绳、天轮、井架及装卸载附属装置等2. 提升场所:井口、井底、中段车场、井筒、提升机房及其它辅助设施等3. 提升对象:人员、设备器材、矿(废)石等二、矿井基本知识1. 分类倾角:竖井、斜井用途:主井、副井、风井2. 基本概念1)矿井井口:是地表至井下的唯一的一个“候车室”,是运送人员、器材和提升矿(废)石的中转站罐笼-井口车场箕斗-卸载装置,受矿仓、地面转运设备或轨道线路等2)井底车场:是井下运输和提升系统的枢纽站A 组成:重 车 线:(主井重车线、副井重车线)存放从采场来的重车的轨道空 车 线:存放从罐笼替换出来的空车,或经过翻车机卸载后的空车的轨道绕 道:连接主、副井的空、重车线和主要运输管道的轨道辅助线路:通往各硐室的线路储车线路:主井重车线、空车线,副井的重(空)车线、停放材料车的材料支线行车线路:绕道、调车线,供矿车进出罐笼的马头门线路硐室设置:根据提升、运输、排水和升降人员的需要而定的,同时又随着井底车场的形式不同而变化B 分类:竖井井底车场:环行式、折返式、尽头式(环行式—立式、卧式、斜式)斜井井底车场:环行式、折返式(环行式—卧式、立式;折返式—折返式、甩车式)3)开拓巷道: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把地下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并把井下污浊的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称为矿井开拓。
为此目的而掘出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分类:主要开拓巷道、辅助开拓巷道组成:主拓-运输矿石的主平硐和主斜坡道、提升矿石的井筒(竖、斜)、提升矿石的盲竖井、盲斜井辅助-通风井、溜矿井、充填井等4)矿井阶段(中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或中段第二章 矿井轨道一、轨道结构1. 目的:减小阻力2. 组成:下部建筑(巷道底板)、上部建筑(钢轨、轨枕、道床和接轨零件)钢轨:工字形轨枕:木质、金属、钢筋混凝土,两根钢轨接头处应悬空道床:碎石接轨零件3. 轨距:内侧之间距离4. 线路坡度:线路纵断面上两点的高差与其间距之比h/L (3‰~10‰)二、弯曲轨道1. 最小弯道半径:运行速度、轴距大小2. 解决办法:轨距加宽,外轨抬高三、道岔:使车辆从一条线路转到另一条线路的连接装置1. 单开道岔的结构:夹轨、基本轨、转辙机构、辙岔、过渡轨、护轮轨2. 道岔的类型一般分为: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菱形道岔按操作方法:手动、机械、弹簧道岔和远距离操纵3. 道岔的标号624—1/4—12右(左)第三章 轨道运输车辆及辅助机械设备一、矿用车辆分类及构造1. 分类用 途:送货的货车、运人的人车、专用车货物性质:货车-运松散货载的矿车、木材车、运设备的平板车构 造:固定式箱车、翻斗式、侧卸式、底卸式、梭式容 积:大型、中型、小型2. 主要技术参数:容积(m3)、载重(kN或N)、轨距(mm)、外形尺寸、轴距、自重、车皮系数(自重与载重之比)、容积系数(车箱容积与外型体积之比)。
3. 要求:坚固性,外形尺寸应小(容积系数大),阻力小,稳定,摘挂方便,卸载干净,清扫容易,润滑简单4. 松散货载用矿车的组成:车箱、车架、轮轴、缓冲器、连接器二、矿车的主要形式固定车箱式、翻斗式、侧卸式、底卸式、梭式三、人车1. 人车的运输要求平巷:①距离 ②时间 ③速度 ④安全 ⑤顶棚 ⑥连接 ⑦挂车斜巷:①防坠器 ②制动闸2. 人车规格类别型号轨距(mm)最大速度(m/s)使用倾角(°)外形尺寸(mm)乘人数自重(kN)长宽高平卷用12型JJ-436型60076237430043001020133014501500121814.2117.64斜井用CRX-10CRX-15红旗一号①6009006007607503.53.53.773.753.756~306~302525~3032~374500445015700462049331035133512001300130014501450156514501450101546151618.1319.1157.4342.7045.17四、轨道运输的辅助机械设备组成:翻车机、推车机、爬车机、阻车器、限速器等1. 翻车机:是固定车箱式矿车的卸载设备。
设置地点:箕 斗-井底车场罐笼或平硐-地面井口车场分类:前倾式、圆形式举例:前倾式分类:⑴按动力-无动力、有动力⑵按矿车-不通过、通过无动力原理:重载重心高,空载后重心下移液压传动:结构复杂,工作平稳2. 推车机:短距离内移动矿车位置的设备分类:按用途-设在罐笼前的、设在翻车机前的、设在装载站的按结构-有牵引机构的、无牵引机构的按能源-电动、气动、液压按相对位置-下行式、上行式举例:图3-5 运动过程钢绳推车机优缺点几种推车机优缺点比较3. 阻车器:在矿车自溜运行轨道上阻止矿车运行用的设备分类:单式、复式操作方式:手动、半自动、自动结构:阻轮、阻轴、阻底挡、阻缓冲器等举例:图3-6 工作原理及过程4. 爬车机:在短距离内将单个矿车推送到较高轨面上去的设备分类:链式、钢绳几种爬车机优缺点比较第四章 竖井提升一、概述1. 基本概念主 井:提升矿石(箕斗)副 井:上下人员、提升矸石、设备与材料(罐笼)风 井:通风混合井:主、副2. 竖井的结构井颈、井身、井底3. 井筒装备罐道、罐道梁、井底支承结构、过卷保护1)罐道、罐道梁作用:2)梯子间作用:3)管缆间作用:4. 竖井提升1)分类:单绳、多绳(按提升机类型)2)组成:单绳-提升容器、提升钢绳、提升机、天轮、井架、装(卸)载附属装置等。
3)区别:单绳-缠绕;多绳-摩擦4)单绳提升机分类:双筒、单筒5)拥罐工、信号工、提升司机的职责二、提升容器1. 分类:竖井-罐笼和箕斗;斜井-矿车串车2. 罐笼:单层、双层1)结构:罐体、悬挂装置、导向装置(罐耳)、安全装置罐 体-主体悬挂装置-连接罐笼与钢丝绳导向装置-导向罐笼、罐道,分为木制、钢轨、钢绳滑动、滚动安全装置-防坠器、工作过程2)罐笼的制作要求:3. 罐笼的承接装置:便于矿车出入罐笼承接梁-井底托 台-井底、井口摇 台-井底、井口、中段摇台的工作原理4. 箕斗:矿石、废石1)分类:翻转式、底卸式单绳——翻转式多绳——底卸式,消除两箕斗自重不平衡现象2)翻转箕斗的工作原理5. 平衡锤:单罐笼或单箕斗作用:平衡提升载荷,减少提升钢绳对卷筒的静拉力差,以减少提升电动机容量三、井口安全设施1. 安全门:在竖井提升的地面井口和各个中段水平的井口,为防止人员、矿车及其它物件坠入井底而装设的安全门2. 分类操作方式:人工式、重力式、动力式、上提式四、钢丝绳1. 构造:绳股、绳芯2. 断裂原因:磨损严重、锈蚀严重、超负荷运行、疲劳过度3. 安全技术要求捻距:任一个钢丝绳股环绕一周的轴向距离6×7 6-绳股 7-每绳股内的钢丝4. 检查与维护五、安全保护装置1. 竖井提升装置的机电控制系统1)限速保护 《煤安规程》P228 P424 P4252)过卷保护 《煤安规程》P210 397条 P230 P4273)主电机的短(断)路保护4)过速保护5)过负荷及无电压保护6)提升机手柄与安全制动连锁保护7)闸瓦磨损保护(与闸间系保护不同)8)提升机与信号系统的闭锁2. 深度指示器作用:1)给提升机司机指示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位置;2)容器接近井口时发出减速信号;3)过卷时进行保护;4)减速时进行过速保护。
分类:牌坊式、圆盘式3. 制动装置作用:正常停车、工作制动、安全制动、维护制动第五章 斜井及露天斜坡轨道运输一、概述1. 分类:按用途分:主斜井-提升矿石副斜井-提升废石、升降人员和器材,兼通风、排水风 井-通风兼安全出口按提升容器分:矿车组运输、箕斗或台车运输斜井、胶带运输2. 适用范围3. 斜井井筒结构:井口、井身、井底4. 斜井提升1)组成:斜井提升设备-提升绞车、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天轮、井架、装卸载设备等斜井提升场所-提升机房、井口车场、斜井筒(轨道及安全设施等)中段及井底车场、井口及井底装卸构筑物等有关设施构筑物2)斜井提升机:单筒提升机3)与竖井的区别4)拥罐工、信号工、提升司机的职责二、斜井提升容器及辅助装置1. 提升容器:矿车组、箕斗、人车2. 矿车:容积为0.5~1.2m3;矿车组数量为3~5辆3. 箕斗:前卸式、后卸式前卸式: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重量轻,斜井倾角大时装满系数大卸载时动载荷大,自重不平衡,卸载曲轨长,斜井倾角小时装满系数小后卸式:卸载平稳,动载荷小,斜井倾角小时装满系数大结构复杂,自重大,斜井倾角大时卸载困难区别:卸载轮位置,转动轴位置,活动门上装有导向轮4. 人车:XRC型、XRB型XRC-安全制动装置是以插爪插入枕木XRB和SR-抱爪抓捕钢轨5. 辅助装置:天轮、游轮、托辊、立辊三、安全设施1. 防跑车装置1)逆止阻车器:如图12)安全挡车板:如图23)保险绳:A 用保险绳套套住矿车;B 用保险绳的另一头与矿车尾部相连4)设置安全标志和灯光信号2. 跑车防护装置及设施1)自动防跑挡车器2)回转式气动安全门3)阻车叉(图)3. 机电控制系统安全保护限速、主电机短(断)路保护、过卷、过速、过负荷及无电压保护、提升机操作手柄与安全制动的联锁、提升机与信号系统的闭锁《煤安规程》 P230 427条4. 设置躲避硐室及行人安全挡墙四、安全管理1. 安全要求2. 速度规定:速度图3. 运输管理:运送人员、运送物料五、事故原因及预防原因:1)违章操作、马虎大意;2)连接销跳出;3)连接器不合格;4)连接件不合格;5)钢丝绳断裂;6)操作失误;7)制动不足;8)设置违规。
措施:1)检查、维护和日常保养2)连接装置安全3)有防脱装置4)制动有效5)设施齐全6)防护齐备7)信号装置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