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春的消息》说课稿.docx
3页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春的消息》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的消息》,它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板书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这是我国驰名诗人金波为孩子们写的一首春天的诗歌,介绍了春天的几个特点:蝴蝶飞舞、雏菊开放、枝头吐出绿苞、田野钻出嫩绿小草等,意境很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品读这样的诗歌,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课标里对诗歌教学的倡议是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斥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根据诗歌特点和儿童情感、年龄的特点,学习这课我定了四个目标: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诗文2)、在读中理解“牵引〞、“雀跃〞、“明丽〞、“面颊〞等新词的意思3)、有感情朗读诗文4)、仿照第三、四小节格式写诗第一课时完成前两个目标,这样确定是因为课标对一到九年级的阅读都提出了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词语只有在第一课时完成了这些初级目标,才能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根底第二课时完成后两个目标,这样确定是因为这篇诗文适合学生品读,只有让他们反复品读才能品味、积累语言,而仿写是让学生学习运用的过程。
下面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想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充沛感悟文本,体会语言的魅力,积累语言教学难点:能声情并茂地诵读诗歌并仿写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我准备采用下列四种教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1)范读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范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指导办法2)两种不同读法比照读3)抓重点词语品读4)想意境读,比方这句“风,摇绿了树的枝条〞让学生想春天的风是轻轻地,枝条就像坐在摇篮里荡秋千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这种意境,读出味道来了5)由扶到放,重点指导难读的一、二小节,第三小节的“爱怜〞一词,剩下小节放手让学生采用前面学过的办法练习读 2、学法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所以本节课我重点采用下列两点学法:(1)读中感悟法课标讲“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正确途径2)提供迁移时机,稳固运用学法。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里讲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办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这里我引导学生仿写就是一个学习运用的过程 三、说教学设计 1、板书课题,整体感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注重教学的细节板书课题时,为了吸引每一位孩子,我让他们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板书课题,并引导他们注意“春〞字捺的起笔位置,“息〞的心字底三点起笔落笔位置这样孩子们不仅记了字还懂得怎样写字更漂亮读了课题后,我这样引导:这首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的画卷,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看看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我声情并茂读完请同学们说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枝条、小鸟、蝴蝶、雏菊、溪流、阳光、小草等这些春天的景物培养整体感知能力是新课程要求下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崔峦老师指出:“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要加强语感的培养,要提高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叙述〞由此可知,整体把握,它是阅读理解的起点,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知体验〞因为这首描绘春天的诗歌孩子们都有生活体验,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让他们去概述内容不容易讲出来,但通过想象画面就非常容易讲出来了。
2、品读诗句,领悟语感这首诗歌最难读的是第一、二小节,第三小节的“爱怜〞一词品读第一小节,我重点指导读第一、三、四句话第一句“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我引导他们想春天的风是轻轻地吹,枝条就像坐在摇篮里,轻轻地、柔柔地读,就读出意境了第三句“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引导他们理解整整写出了冬天的漫长,要读出漫长就必须拉长重读第四句“你看,春天已经来到!〞引导学生体会盼望了则长时间,春天终于来了,心情的兴奋该如何读《并请他们注意标点叹号,让他们知道读出感情不仅仅要抓住重点词语,想象情景,还要看标点来品读,来体会情感品读第二小节,我重点引导两处,一处是“让我们换上春装,就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冈〞这处我采用两种不同读法比照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孩子们着急地到野外去玩,要读出着急的心情就必须语速加快一处是 “到处是春天的欢笑〞,到处写出了孩子们快乐地玩了很多地方,处处都留下孩子们的欢笑,这里我这样处理:会读书的孩子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那“到处〞除了树林、山岗还有哪里《孩子们会想象还有田野、校园、花园等一些地方,我引导他们思考,这么多地方,怎样读才适宜《第三小节,“爱怜〞一词,我准备采用换一换的方式来理解。
这样问他们“爱怜不如快乐好,快乐地捉住再快乐地放掉多好,换掉吧《〞这时学生就会从两个快乐重复了不能换,放掉蝴蝶时是不舍,不是快乐来反对我的倡议我趁机板书出爱怜,告诉他们怜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可怜〞、一种是“爱〞,在这首诗歌里应该是哪种意思,得出是爱后,再试着读出这种意思来在引导学生品读完这些难读的地方后,我让他们依据刚刚的办法练习朗读其他小节大家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更应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本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有强烈的情感,所以在品读这个教学环节我采用一些适用的教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既理解了诗文,到达了感情朗读这一目标,又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3、仿照第三、四小节写诗有一位诗评家说:“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眼低手也低〞这些话形象地说出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我让孩子们仿写不是为了成为作家,指导孩子写诗,并不是要让孩子个个成为诗人,而是为了引导孩子走向生活,引导孩子有一颗“诗心〞,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学会去察看、思考、想象,并从中学会叙述 4、推荐阅读诗人金波的另两首诗歌谈谈感受此环节设计缘由有二:一是引导学生读诗、品诗,发明出诗的气氛,让诗进入学生生活。
这就会给他们心灵上播撒下诗歌的种子,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诗歌就会在他们心中发芽、长叶二是让学生知道诗歌有意思,只要多察看、多动笔,也可以写出诗歌来 四、说板书1 春的消息枝条 小鸟 蝴蝶 雏菊 溪流 阳光 小草 杜鹃 风筝 桃花爱怜 雏菊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孩子们上台板书,不仅对这些词语加深了印象,而且在老师对字的品评中更加清晰地明白怎样写字更漂亮但凡孩子们理解有困难的的词语如“爱恋〞、“雏菊〞我都端端正正板书到黑板上,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更好地学习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