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一.考纲解读1. 理解动能的概念及表达式.2. 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3. 能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求与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综合的多过程问题.要点导学要点一:对动能及动能定理的理解随堂1. (单选)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当汽车急刹车后,甲、乙两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为s1和s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 s1∶s2=1∶2 B. s1∶s2=1∶1C. s1∶s2=2∶1 D. s1∶s2=4∶1检测1.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某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在物体的速度由零增加到v和由v增加到2v的两个阶段中,F对物体所做的功之比为( )A. 1∶1 B. 1∶2 C. 1∶3 D. 1∶4【典题演示1】 (单选)(xx·上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ΔEk1、ΔE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A. ΔEk1>ΔEk2,t1>t2B. ΔEk1=ΔEk2,t1>t2C. ΔEk1>ΔEk2,t14,>2B. >4,=2C. <4,=2D. <4,<2随堂4. (单选)(xx·扬州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固定于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从碗口沿内壁由静止滑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物块与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最低点时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mgB. 整个下滑过程物块所受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C. 物块在下滑至最低点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 整个下滑过程摩擦力对滑块做功mgR-mv2总结:要点三: 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典题演示3】 (单选)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A. mgh-mv2-m B. -mv2-m-mgh C. Mgh+m-mv2 D. mgh+mv2-m随堂2. (单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 ( ) A. mgLcosθ B. mgL(1-cosθ)C. FLsinθ D. FLcosθ检测6.(xx·江门调研)轻质弹簧竖直放在地面上,物块P的质量为m,与弹簧连在一起保持静止.现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P向上加速运动一小段距离L时,速度为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是mgL B. 合外力做的功是mv2C. 合外力做的功是FL-mgL D. 弹簧力做的功为mgL-FL+mv2总结:要点四:对多过程、多研究对象问题的分析【典题演示4】 如图所示,ABCD为一竖直平面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H=10m,BC长为l=1m,AB和CD轨道光滑.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从A点以v1=4m/s 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h=10.3m的D点时速度为零.求:(取g=10m/s2)(1) 物体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2) 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3) 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多远).检测10. 如图所示为摩托车特技比赛用的部分赛道,由一段倾斜坡道AB与竖直圆形轨道BCD衔接而成,衔接处平滑过渡且长度不计.已知坡道的倾角θ=11.5°,圆形轨道的半径R=10m,摩托车及选手的总质量m=250kg,摩托车在坡道行驶时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1.摩托车从坡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行驶,A与圆形轨道最低点B之间的竖直距离h=5m,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F=2 750N,到达B点后摩托车关闭发动机.已知sin 11.5°=,取g=10m/s2.(1) 求摩托车在AB坡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 求摩托车运动到圆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 若运动到C点时恰好不脱离轨道,则摩托车在BC之间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