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硫化氢中毒规定.doc
4页防止硫化氢中毒规定 1、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强化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马上采用相应的治理措施 2、 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3、 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位置要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作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4、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进行监控,并建立台账 5、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硫化氢告知牌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红色警示线标示区域范围在装置高处醒目位置应设置风向标 6、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区域应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显示报警盘应设置在控制室,现场硫化氢检测探头的数量和位置按照有关制定规范进行布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其低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50mg/m3。
上述场所操作岗位应配置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其低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30mg/m3凡进入装置须随身携带硫化氢报警仪;有异味产生、有不明原因的人员昏倒及在隐患部位活动〔包括酸性水、瓦斯的逸出部位、排液口、采样口、储罐计量等〕时,均应及时检测现场浓度,并落实好防护措施 所使用的检测报警仪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并按技术规范要求定期由有检测质资的部门校验,并将校验结果记录备查硫化氢检测报警器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应达到100% 当硫化氢浓度低于50mg/m3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用具,在硫化氢浓度大于50mg/m3或发生介质泄漏、浓度不明的区域内应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用具,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装置有多种型号过滤式防护用具时应选用防硫化氢型的滤毒罐 禁止任何人不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进入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区域,禁止在有毒区内脱卸防毒用具 7、进入含硫化氢介质的设备前,应切断一切物料,彻底冲洗、吹扫、置换,加好盲板,经取样分析硫化氢含量及氧含量合格、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有人监护的状况下进入作业 8、原则上不应进入工业下水道〔井〕、污水井、密闭容器等危险场所作业。
如需作业时,应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9、在含有硫化氢的储油罐、污水罐及含酸性气瓦斯介质的设备上作业时,必需佩戴适用的防护器具,作业时应有人监护 10、硫化氢检测仪器报警时,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并向上级报告,同时疏散下风向人员,禁止一切动火作业,迅速查明泄漏原因并控制泄漏;抢救人员马上进入戒备状态硫化氢浓度继续上升而无法控制时,要马上疏散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 11、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在没有适当防护措施的状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同时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进行作业,并可直接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12、凡进入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均应接受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应包括有关硫化氢的基本毒性及防护知识、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管理规定、硫化氢检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定、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等每年复训一次 13、外来人员〔含承包商〕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执行本规定 14、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检测,并将结果向员工公布、存档 15、发生硫化氢中毒时,救〔监〕护人员应佩戴上适用的防护用具,立马上中毒人员脱离危险区,到上风口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及时送达有条件抢救的医疗单位,同时通知气防站和有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