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 综合测试卷(解析版).docx
12页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八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 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 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解析】从材料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可知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的表现,故A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是市场自主调节,政府很少干预经济,与材料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不符,故B项错误;混合经济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二战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属于对经济的调节,不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A2.据统计,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100%,电力、煤矿、银行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90%,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80%以上。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B.凯恩斯主义得到大规模应用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法国的行业国有化,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局部调整,凯恩斯主义被大规模应用但企业国有化并未改变法国的社会性质答案】C3.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材料反映的英国社会福利的变化(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B.改善了普通民众生活水平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解析】福利制度占据国民经济较大份额,显然不会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中“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说明英国福利投入大大增加,社会福利投入的增加显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福利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会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C项错误;福利制度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修补,故D项错误。
答案】B4.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经济能够保持20世纪90年代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A.继续政府干预 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C.吸引投资 D.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解析】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就任总统时期,新经济崛起,即“知识经济”兴起,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局面答案】D5.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做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A.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松散 B.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不高C.农产品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前的调查结果,应是斯大林模式下的状况,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松散、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不高、农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说法符合史实,故A、B、D项不符合题意;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适当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6.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苏联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材料“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表明只是对“苏联模式”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其模式答案】C7.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纸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非洲殖民体系崩溃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中提到的国家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这些史实都是作为殖民地的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与主权的斗争所以,答案是D答案】D8.“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居住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
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是在( )A.20世纪初期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C.20世纪六七十年代 D.20世纪90年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主要发生在六十年代,如1960年被誉为“非洲年”所以,答案是C答案】C9.冷战期间,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解析】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友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这份报告指出冷战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故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选DA、B在题干中体现不出,C表述错误答案】D10.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A.不结盟运动 B.亚非独立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和平外交运动【解析】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了摆脱大国控制,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兴起不结盟运动,故A项正确;亚非独立运动是指亚非民族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故B项错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甘地发起的,故C项错误;和平外交运动是新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A11.下图是漫画《大西洋伙伴排座次》,与此对应的国际关系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即将形成 B.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C.美苏“冷战”的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应对“经济滞胀”【解析】由图片中人物的语言、座位的分布可判断出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故选B项答案】B12.漫画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漫画主要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独特表达下列漫画中,属于同一时代的有(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解析】①④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打着“自由”“民主”以及“反恐”的旗号,企图建立单极世界;②反映的是二战后初期杜鲁门推行“冷战”政策;③反映的事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答案】A13.(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解析】1947-1948年正是美苏冷战时期,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体现了意识形态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故B正确。
A、C、D材料均未体现,故A、C、D错误答案】B14.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这里的“重大转折点”是指 ( )A.美国对苏联等国由结盟到对抗 B.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的政治霸主C.美国开始推行霸权主义的政策 D.美国由中立政策开始到霸权政策【解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对苏联等国由结盟到对抗,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步形成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B错误;C错在“开始”,排除;1941年珍珠港事件美国就已经放弃中立政策,D错误答案】A15.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斯特兰奇·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评说古巴导弹危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紧张局势 B.美苏核力量保持均势C.美国在危机中的决策是错误的 D.美国应严防苏联扩散核武器【解析】由“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可知,这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紧张局势,故选A。
答案】A16.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故选AB不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排除; C、D不是具有普遍性答案】A17.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业兴起……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
答案】D18.下图所示是某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一期周刊最有可能出版于 ( )A.1949年 B.1955年 C.1985年 D.1991年【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中的“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了”相符,故D正确答案】D19. 《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冷战的和平而迅速的终结,让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则使他(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其中□□□□应为( )A.华约解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