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练习.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4275302
  • 上传时间:2019-03-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4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多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练习一、课前练习练习1: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7),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②风用壮:大壮,易卦名,乾下震上,表示阳刚盛长之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练习2: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刘长卿②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占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时贬为舒州司马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为睦州司马③白云:代指刘长卿居处  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练习3:野泊对月有感①周 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③行朝:朝廷迁移不定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练习4: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江苏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三、课后作业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资料收集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要抓住的要点1、 看题目 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如:《渡荆门送别》是送别诗,应有离情别绪在诗中体现,而《山坡羊 潼关怀古》则提示诗歌是怀古咏史诗2、 看作者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感,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借助对诗人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情的一般性特征的全面了解把握诗歌的总的大致的思想内容如:杜甫与安史之乱、辛弃疾与北伐中原、陆游与抗金、李煜与亡国、苏轼与被贬、李清照与亡国破家、李白与政治失意等,每个人的思想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都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我们可以从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特点但切忌生搬硬套3、看时代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乱战频繁的年代,目睹甚至亲身经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感慨愤世之情,高唱爱国情怀;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悲伤4、看意象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就是客观之“象”:借景抒情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因此意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就能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5、看关键词看关键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人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诗中最为精炼传神的那个字抓住了这个字,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住了如:晏几道的《思远人》中“念”“行客”“归鸿”等词语,暗示作者抒发的是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6、看典故古人写诗作词,常用典故精彩的典故,一起精炼的文字包含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往往片言只语便能形象的点明历史人物的运筹机巧,寥寥数字便能深刻的揭示人生哲理阅读诗词,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意,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时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求言外之意所谓“借他人之酒杯,烧胸中之块垒”是用典的共同特点。

      鉴赏时,应将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进行多角度的对比,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7、看注释高考鉴赏诗歌的试题有时会加注解,凡是所加的注解,一定会对诗歌的理解有帮助,我们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阅读,好好利用注释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介绍写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句子,一般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一般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