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语句-汇总.docx
17页经典语句-汇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译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译人活着如果不重视礼仪,那么就如同死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译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译赞颂孔子的品行才学象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作为为行为准则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译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土山常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译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译他送我的是红桃,我报他的是琼琚,琼琚哪能算报答,是求彼此永相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译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说出来的东西没有文采很空洞,所以就不会流传长远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译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译推举人才,在外,不避开自己的仇人,在内,不避开自己的亲人居安思危,思则有背,有背无患《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曲则全,枉则直《老子》译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译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译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译要想夺取些什么,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译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译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译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言必信,行必果《论语》既来之,则安之《论语》译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译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其艰深表示极其敬仰之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译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以此为乐的接受得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该之《论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为成语"怨天尤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译说要治理好国家,就要让人民有劳有逸,劳逸结合,使工作,生活有节奏地进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译在政治上最高的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译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离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译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译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译人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去做,才会有工夫去做一些大事,而后才能有所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不以规矩,不成方园《孟子》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旬子》译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话说得有一定道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旬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旬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学无止境《荀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辫子,笃行之《中庸》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誉《管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译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译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成了一条小路。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