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永清县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oc
14页河北省永清县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基础知识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6·金华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龙门阵的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既有正经八百庄重严肃的素龙门阵,也有嘻皮笑脸怪话连篇的荦龙门阵既有远古八荒古香古色龙门阵,也有出自身边顶鲜活的龙门阵B . 《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摹拟、写实,和中国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C . 至于那些阿谀奉迎而赢得上位的宵小,贪墨起家而显赫一时的污吏,则有的早早地落了现世报,有的在身后遭起底,骂名讫今,殃及子孙D . 从萤屏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院,从舞台到广场…今年的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2. (2分) (2015高一上·绍兴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B . 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现出息息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C . 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D . 发展教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3. (2分) (2018高三上·永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长征五号F运载火箭的构成是由整流罩、5米直径的芯级和4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三部分组成,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6吨B . 广大驻湘部队官兵积极投身湖南改革发展稳定,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谱写新时期军民鱼水情C . 北京网信办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曲解政策违背正确导向”“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炫富享乐宣扬扭曲价值观”等八大现象,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D .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4.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 __。
__,__ __ _,__ __ ___①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②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③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④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⑤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⑥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A . ①④②③⑤⑥ B . ⑤②③①④⑥ C . ②③①④⑤⑥ D . ④⑤①②③⑥ 二、 名句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9高一上·清远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这样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2) 《诗经·岷》中,女主人公想到和丈夫一起到老会使自己产生怨恨,紧接着用比喻方式来说明自己的忍耐是有极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杜牧《阿房宫赋》里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
三、 诗词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三上·佛山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②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③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④魂注】①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②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③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④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B . 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1日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C . 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D . 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2) 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6·南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听,字正思,七岁以荫为协律郎。
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以听为神策行营兵马使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承璀数问听计,卒缚卢从史迁左骁卫将军,出为蔚州刺史州有铜冶,自天宝后废不治,民盗铸不禁听乃开五炉,官铸钱日五万,人无犯者会观察使柳公绰方讨蔡,以听典军,一二咨之,声振贼中帝讨李师道,出听楚州刺史淮南兵绵弱,郓人素易之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以功兼御史大夫部有光禄渠,久废,听始复屯田以省转饷,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穆宗初立,幽、镇反,择名臣节度太原者代裴度,使统兵北讨始听为羽林时,有骏马,帝在东宫,使左右讽取之,听自以身宿卫,不敢献于是帝曰:“李听往在军中,不与朕马,是必可任乃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河东节度使以功封凉国公王廷凑之乱,诏听悉兵屯贝州,史宪诚惧听因取道袭之,衷甲候诸郊听敕士櫜[注]兵野次,魏人乃安宪诚既请朝,魏人怨,诏听兼帅魏博听迁延不即赴,魏遂乱,杀宪诚于是御史中丞温造等劾奏魏州乱,宪诚死,职由于听,请论如法天子不罪也,罢为太子少师拜邠宁节度使邠署相传不利治垣舍,前刺史视其坏,莫敢葺听曰:“将出凿凶门,何避治署邪?”亟使完新之,卒无异以疾求还卒,年六十一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櫜(gāo):收藏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B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C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D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封妻荫子”的“荫”就是这意思B . 羽林:即羽林军,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C . 公: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的封赐在周代,爵位主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D . 论:衡量,评定的意思在此文中是判罪的意思,即根据事实或证据判定罪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听有计谋,懂军事。
承璀和柳公绰都多次听取了李听的计谋,或活捉了卢从史,或声威震动叛军;李听打败敌人,因战功升官B . 李听不迎合皇帝,得到赏识穆宗认为李听值得重任,这是因为以前穆宗想占用一匹骏马,李听没有因为穆宗是皇帝就把骏马献给他C . 李听是个武将,但也善于治理地方他任蔚州刺史,采取措施,制止了民众私自铸铜钱的行为;他在灵盐任职时,疏通废弃水渠,百姓便利D . 李听敢于破除迷信他在邠宁任职时,官署相传修房屋不利,不敢修理损坏了的房子,而李听不信这个邪,派人修缮,最终没有发生什么灾异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②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五、 现代文文本阅读 (共2题;共18分)8. (6分) (2017高二上·仙桃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
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关学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营造风水环境,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突。
无疑,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当然,风水实践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代湖南宁远境内有舜帝陵,正是由于当地民众囿于风水观念,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才没有遭到过度开采和破坏;东北长白山,因“龙兴圣地”被列入皇家禁地,从而保护了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客观上形塑了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营造了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经常是乡间的那棵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抑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摘编自王文超《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源于对万物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