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文学史解释名词.doc
3页1奥林波斯体系: 希腊神话中居住在俄林波斯山,以宙斯为众神之王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宙斯的子女中,阿波罗是日神,阿特米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雅典娜是智慧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反映父权制社会时期的生活 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西班牙创造的一种新型小说它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一般采用自叙体形式,主人公多为城市平民小说以主人公流浪汉为线索,用城市平民的眼光观察社会,讽刺各阶层人物,反映社会风貌流浪汉小说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以及莫里哀的《伪君子》巴洛克文学(西班牙、葡萄牙)“巴洛克”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它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代表作家有: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戈拉和卡尔德龙、法国的伏瓦蒂尔等清教徒文学(英国) 围绕清教革命,17世纪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代表作家:约翰·弥尔顿;约翰·班扬古典主义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4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主编是狄德罗,副主编是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孟德斯鸠、霍尔巴赫、卢梭等他们选择《百科全书》作为工具,来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当时,法国人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称之为百科全书派运动 5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至1785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主要人物有赫尔德、歌德、席勒等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狂飙突进”运动宣扬天才、力量,歌颂自由,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作品言辞激烈,热情洋溢,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理论者和领导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品6美丑对照原则雨果提出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即是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巴黎圣母院》7唯美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认为艺术只为本身之美而存在,它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代表作家有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唯美主义文学直接影响了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8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等对自我的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上,出现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异国情调,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代表作家有雨果、拜伦、普希金等社会问题剧 17世纪下叶,挪威易卜生开创了社会问题这一剧种,是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它以社会的形式提出了现实生活中一系列重大迫切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家庭,妇女,教育等多方面,一般以现实主义手法来反映人们熟悉的社会和家庭事件,笔锋犀利,充满批判精神,在艺术上面向现实,把讨论这一因素引入剧中,采用追溯法,安排情节结构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一批青年作家这批作家大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20年代流落在欧洲大陆他们身心都留下战争的创伤,厌恶一切,对现实感到幻灭,陷入迷惘痛苦之中,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社会为此,当时侨居在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坦因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菲茨杰拉尔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冰山原则 海明威《午后之死》中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其特点就是简约、含蓄,这是一种深沉冷静、含而不露的风格。
水下的八分之七,让读者去挖掘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通常认为,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他们反映了贵族阶级趋于没落时期的社会现实 小人物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奥涅金的形象:奥涅金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①他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②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③他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典型 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普希金是俄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作家,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的开创性、独特性、民族性和典范性他第一个在俄国把文学提高到民族事业的高度来认识,认为作家是人民感情和智慧的表达者,作家的任务是要真实地描写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同时他又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他把文学语言和大众语言区别开来,从语言的混沌中发掘出最简洁有力的文字他的语言结构、语法结构及基本词汇,成了现代俄罗斯语言的基础 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
《复活》中聂赫留朵夫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