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英语下册《Recycle 2》课件4 人教PEP版 (116).pptx
54页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女孩”,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1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感情背诵本诗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德育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3重点/难点1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4 日军侵华的炮火弥漫在中华日军侵华的炮火弥漫在中华大地上大地上, ,大片国土沦陷在日本帝大片国土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国主义的铁蹄下567891011 1213141516173030年代年代“现代派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原的代表诗人原名梦鸥名梦鸥, ,浙江杭州人。
早期诗多抒写浙江杭州人早期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抗日战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抗日战争开始后争开始后, ,诗风发生很大变化诗风发生很大变化, ,在在狱狱中题壁中题壁、偶成偶成等诗等诗, ,具有强烈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爱国精神, ,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作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作品集有品集有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选、望舒草望舒草等18 1929年年4月月,戴望舒的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我的记忆忆出版出版,其中其中雨巷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他因此被称为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雨巷诗人” 抗战爆发后抗战爆发后,在民族为难的关头在民族为难的关头,戴望舒走戴望舒走出惆怅的丛林出惆怅的丛林,寂寞的雨巷寂寞的雨巷1938年到香港年到香港,编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被捕年被捕,备受摧残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哮喘病该诗就是写于狱中的得了严重的哮喘病该诗就是写于狱中的,表达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炽热的爱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炽热的爱 1949年年6月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19戴望舒全家照20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民族处于危亡关头1942年年,诗人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他受尽折磨,受伤致残受伤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但始终没有屈服我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在诗中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表达了对“辽远一角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的解放区的向往21读准下列字音读准下列字音:蹂(蹂( )躏()躏( ) 锦幛(锦幛( )荇(荇( )藻)藻 蓬(蓬( )蒿()蒿( )蘸(蘸( )着)着 蝼(蝼( )蚁)蚁ruln zhngxngpnghozhnlu憔悴(憔悴(qio ) 灰烬(灰烬(jn )22锦幛锦幛精美的幛子。
比喻美丽或美好精美的幛子比喻美丽或美好荇藻荇藻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蓬蒿蓬蒿飞蓬和蒿子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借指野草蝼蚁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憔悴憔悴形容人瘦弱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面色不好看苏生苏生苏醒彻骨彻骨透到骨头里透到骨头里,喻程度深喻程度深23 我我用残损的用残损的手掌手掌 摸索摸索这广大的这广大的土地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这一角已变成灰烬灰烬, , 那一角只是那一角只是血血和和泥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家乡, , (春天(春天, ,堤上堤上繁花繁花如如锦障锦障, , 嫩柳枝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芬芳, ,) 我我触到触到荇藻和水的荇藻和水的微凉微凉; 这长白山的这长白山的雪峰雪峰冷到彻骨冷到彻骨, , 这黄河的这黄河的水夹泥沙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在指间滑出;出; 江南的水田江南的水田, ,你当年新生的你当年新生的禾草禾草 是那么是那么细细, ,那么那么软软现在现在只有只有蓬蒿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憔悴, , 尽那边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船的苦水苦水 无形的无形的手掌手掌掠过无限的掠过无限的江山江山, , 手指沾了手指沾了血血和和灰灰, ,手掌沾了手掌沾了阴阴暗暗, , 只有那只有那辽远的一角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依然完整, , 温暖温暖, ,明朗明朗, ,坚固坚固而而蓬勃生春。
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在那上面, ,我用残损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手掌轻轻抚抚, , 像恋人的像恋人的柔发柔发, ,婴孩婴孩手中乳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我把全部的力量力量运在运在手掌手掌 贴在上面贴在上面, ,寄与寄与爱爱和一切和一切希望希望, , 因为只有那里是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太阳, ,是是春春, , 将将驱逐阴暗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带来苏生, , 因为只有因为只有那里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活, , 蝼蚁一样死蝼蚁一样死那里那里, ,永恒永恒的的中中国国!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 2425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摸索这广大的土地;饱尝艰难困苦饱尝艰难困苦饱含着对祖国饱含着对祖国诚挚爱和深深诚挚爱和深深的哀痛的哀痛 统领句统领句 26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摸索这摸索这广大广大的土地;的土地;沦陷区沦陷区这一角已变成这一角已变成灰烬灰烬那一角只是那一角只是血血和和泥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手掌是残损的手掌是残损的土地是破碎的土地是破碎的27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摸索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广大的土地;诗人在狱中的诗人在狱中的想象想象触摸家乡触摸家乡(春天春天,堤上堤上繁花繁花如锦幛如锦幛,嫩嫩柳柳枝折断有奇异的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芬芳)我)我触到触到荇藻荇藻和和水水的的微凉微凉;嗅觉嗅觉触觉触觉与狱中生活形成对比与狱中生活形成对比28长白山的长白山的雪峰雪峰冷到冷到彻骨彻骨感觉感觉诗人看到破碎的诗人看到破碎的山河感到心寒山河感到心寒29这这黄河黄河的水夹的水夹泥沙泥沙在指间在指间滑出滑出 触觉触觉30江南江南的水田的水田,你当年你当年新生新生的的禾草禾草是那么是那么细细,那么那么软软现在现在只有只有蓬蒿蓬蒿;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衰败的景象衰败的景象,表达表达出痛苦的内心。
出痛苦的内心31岭南的岭南的荔枝花荔枝花寂寞地寂寞地憔悴憔悴用拟人的方法写用拟人的方法写出诗人的痛苦和出诗人的痛苦和山河的破败山河的破败32我蘸着南海没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渔船的的苦水苦水海水的咸涩味作者称之海水的咸涩味作者称之为为“苦水苦水”,实则是作实则是作者内心的映照者内心的映照33 北方北方中原中原江南江南岭南岭南南海南海雪峰雪峰黄河黄河 水田水田荔枝花荔枝花渔船渔船冷得刺骨冷得刺骨水夹泥沙水夹泥沙 蓬蒿蓬蒿 憔悴憔悴 苦水苦水 从北到南到处都有侵略者践踏的痕迹34辽远的一角辽远的一角完整完整解放区解放区温暖温暖明朗明朗坚固坚固蓬勃生春蓬勃生春残损的手轻抚残损的手轻抚柔发柔发手中乳手中乳 比喻比喻 因为只有那里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太阳,是春是春 永恒的中国永恒的中国35“只有只有那辽远的一角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依然完整,温暖温暖,明明朗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坚固而蓬勃生春”“手掌手掌”终于摸到了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的土地,那里是那里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开始,诗人的情绪不再低诗人的情绪不再低沉沉,变得明朗、积极变得明朗、积极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
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但感情上无比向往这是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但感情上无比向往这是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 “在那上面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婴孩手中乳”,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字样字样,是是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我”,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上找到了安慰恋人的柔发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婴孩手中乳”,这两个这两个意象用得恰如其分意象用得恰如其分,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36“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寄与爱和一切希望一切希望”,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因为只有那里是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太阳,是是春春,将驱逐阴暗将驱逐阴暗,带来带来苏生苏生”,以以“太阳太阳”和和“春春”喻解放区喻解放区,本体和喻体的配合特点是本体和喻体的配合特点是能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苏醒。
能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苏醒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蝼蚁一样死样死那里那里,永恒的中国永恒的中国”,诗在高亢的调子中结束诗在高亢的调子中结束,作者道出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作者道出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感,对祖国未来寄与了热切的希望对祖国未来寄与了热切的希望37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朗读朗读赏析赏析探究探究(1)统摄全诗这两句为实写,确立了“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土地”这一中心意象,从而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2)为抒情定调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的炽爱38朗读赏析探究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消极的、冷色调的)新生、辽远、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新生、辽远、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永恒永恒(积极的、暖色调的)更好地表更好地表达诗人内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心深处的爱与恨一部分是已经遭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完整的辽远的一角。
角对比394 4、诗人在、诗人在“摸索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 ,请举例说明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请举例说明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朗读赏析探究视觉:“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嗅觉:“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触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味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深沉的爱国之情切肤的沦亡之痛线索:手掌的感受405、“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