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如图所示,将悬线拉至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细线被一与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小钉B挡住,若悬线作在被挡前后瞬间的比较(空气阻力不计),则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 B、小球的动能减少C、悬线张力变大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变大参考答案:CD2. 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计算机扫描仪输出的该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2t2+4t (m), 则根据此函数式可以得到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2 B. 4m/s、2m/s2 C. \4m/s、1m/s2 D. 4m/s、4m/s2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表达式s=v0t+0.5at2,可知加速度为4m/s2,初速度为4m/s,D对;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点评:难度较小,对于该类型题只需要把关系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通式系数对号入座即可3. (单选题)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大小为定值)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 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参考答案:D4. 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2t+3t2,x和t的单位为m和s,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 ) A.3m/s 2m/s2 B.2m/s 6m/s2 C.2m/s 3m/s2 D.6m/s 2m/s2参考答案:B5. (多选)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D.前位移所需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参考答案:BCDA、设中间位置的速度为,根据公式,,得,故A错误;B、匀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故B正确;C、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v,前时间通过的位移,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后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前时间通过的位移多1.5vt,故C正确;D、中间位置的速度为,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2倍,故D正确故选BC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小球的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 (单位: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3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小球平抛的初始位置的坐标为x= ,y= (用l、g表示)参考答案:7.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落地的前一秒内下降35m。
它是从 m高处自由落下的,下落时间为 s(g=10m/s2)参考答案:80; 48. 如图所示,已知力F和一个分力F1的方向的夹角为θ,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 某人要将货箱搬上离地12m高的阁楼现有30个相同的货箱,每个货箱的质量均为5kg,如图所示为该人提升重物时发挥的功率与被提升物体质量的关系图,由图可知此人要发挥最大功率则每次应搬_________个箱子;他最快需 s才能把货箱全部搬上去(不计下楼、搬起和放下箱子等时间)参考答案:3 72010.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距离d1d2d3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参考答案:1.20 5.40 12.00 0.21 0.9011. (5分)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
若物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加速下滑,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参考答案:mg;μF12. “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若卫星绕月球运动了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0 2πR R πR 2R 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运动的实际轨迹的长度;所以运动了一周,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位移为0;路程为s=2πR; 球运动了周,位移x=,路程s’=×2πR=πR; 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距离最远的点2R;最的路程就是最长的轨迹πR13. 如图所示,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使小船靠岸,拉绳的速度为v,当拉船头的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D.“220V,50Hz”交流电源(2)如图所示, O点为起始点,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O、A两点间距离为s0,A、C两点间距离为sl,C、E两点间距离为s2,则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 ,动能的增加量△Ek= 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1)AD (2) mg(s0+sl) 15. 用接在50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记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1之间的距离,3、4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小车在2、3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车在位置3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0.6; 0.42; 0.45;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上的小物块随转台转动.若转台以角速度ω0=2rad/s.转动时,物块恰好与平台发生相对滑动.现测得小物块与转轴间的距离l1=0.50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小物块与转台间的摩擦因数.(2)若小物块与转轴间距离变为l2=1.0m,则水平转台转动的角速度最大为多少?参考答案:解:(1)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f=μmg=mω02l1解得:μ=0.2 (2)转动半径变为l2时有:μmg=mωm2l2解得:ωm=rad/s. 答:(1)小物块与转台间的摩擦因数是0.2.(2)若小物块与转轴间距离变为l2=1.0m,则水平转台转动的角速度最大为rad/s.【考点】向心力.【分析】1、小物块随转台匀速转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其中静摩擦力f提供向心力.2、小物块恰好发生相对滑动,它所受的摩擦力f=μ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ω2l,即μmg=mω2l,化简可得角速度的值.17.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3m/s2.试求该质点:(1)第5s末的速度;(2)前5s内的位移;(3)第5s内的位移.参考答案:解:(1)第5s末的速度:v5=v+at5代入数据得:V5=20m/s (2)前5s内的位移为: ==62.5m(3)第4s末的速度为:v4=v0+at4代入数据得:V4=17m/s 第5s内的位移为:代入数据得:s′5=18.5m答:(1)第5s末的速度为20m/s;(2)前5s内的位移为62.5m;(3)第5s内的位移为18.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的末速度(2)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3)求的4s末的速度,第5s内的位移为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18. 如图所示,AB为斜面,其倾角θ=53°,A距地面高度为H=20m,BC为水平面,从A点以V0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小球反弹.(g=10m/s2)(1)若,求小球运动到落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求小球运动到落点的总位移大小参考答案:假设小球恰好落到B点:,得,得(1)当时,小球将落到水平面上:,则,得(2)当时,小球将落到斜面上:,,得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