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4页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5·天津文综·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2.(2014·四川文综·5)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2014·四川文综·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4.(2014·福建文综·16)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5.(2013·广东文综·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6.(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7.(2012·北京文综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2012·全国大纲卷·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9.(2011·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10.(2011·上海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11.(2010·重庆文综·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12.(2009·上海单科·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13.(2009·山东基能·40)《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A.五四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4.(2008·山东文综·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5.(2008·广东单科·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
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16.(2008·海南单科·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二、非选择题1.(2008·北京文综·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图14 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15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排序:图( )→图( )→图( )(2分)历史意义:(6分)图13: 图14: 图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