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三种模式.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三种模式 国内学识产权质押融资三种模式: 整体而言,从国内各地方的学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来看,主要以北京、上海浦 东、武汉三种模式为代表 1. 北京模式: 北京模式是“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也是一种以银 行创新为主导的市场化的学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根据支持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不仅推出了以“展业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品种,而且还推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产品,可以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充当的是主动参与的“创新者”角色 但存在着门槛高、小企业难以受益的缺陷概括表现为:一是贷款门槛高、风险大,贷款额度一般是1,000万元,最高不超过3,000万,一旦发生坏帐,银行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将承受巨大的损失;二是贷款对象有确定的局限性,贷款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处于成长期、有确定规模和还款才能的中型企业,根本上将小型和微型企业摈弃在外 2. 浦东模式: 浦东模式是“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也是一种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学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
此模式中, 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供给企业贷款担保,企业以其拥有的学识产权作为反担保质押给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然后由银行向企业供给贷款,各相关主管部门充当了“担保主体+评估主体+贴息支持”等多重角色,政府成为了参与的主导方 政府承受着重要风险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科技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且一旦产生坏帐那么主要由政府买单,政府将承受较大风险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成取,也不具备推广价值 3. 武汉模式: 武汉模式那么是在借鉴北京和上海浦东两种模式的根基上推出的“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混合模式,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专业担保机构——武汉科技担保公司,确定程度上分解了银行的风险,促进了武汉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开展 但操作过程中受实际条件制约,致使武汉直接质押贷款尚未开展其理由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当地银行认为直接质押贷款风险过大,难以操纵和操作,不容许尝试;二是武汉资产评估机构服务水平与武汉市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确定的差距;三是武汉城市经济进展水平有限,客观上难以支撑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大规模开展 同时,三种模式在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学识产权质押融资共性的法律风险、估值风险、经营风险、处置风险等风险问题。
——主要收集于百度百科,无概括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