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测量》(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17页三年级《测量》(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前说明: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了解了一此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和质量单位吨,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由于学生有较好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材删减了一些较复杂的探究性活动,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介绍有关内容例如,教学“分米的认识”时,不再安排学生去测量课桌有多长,而是直接向学生介绍10厘米是1分米教学千米、吨的认识也是如此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讨论第 1课时 教学设计课时名称毫米的认识课型主题探究课学情调研学生在二年级学习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到了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来测量的经历。
所以对学生而言,还比较熟悉,用学生生活经验作为依托,以前测为载体对我班三2班60名同学进行了调研:前测内容: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单位有()和(),1米=()厘米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一棵大树高约8()2)小丽身高约120()3.算一算一支铅笔大约长( )厘米,1米长的绳子里有( )个这样铅笔的长度 全对4066.7只错111.7只错2610只错3915不同程度有错46.6分析: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的建立没有形成2.对于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的不是很熟练思考:1.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2.加强动手操作能力,感悟长度概念3.重点还是要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中,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习活动评价方式环节1【活动详情】一、利用前置作业,引出毫米提问:同学门,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测量,说起测量,你们想到了那些测量工具?用到了那些长度单位?(举例说明)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前置作业(出示前置作业1)在你们操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已有的长度单位知识经验,让新旧知识形成网状结构。
自主学习单、课堂提问、实际测量中分享成果、展示评价、 环节2【活动详情】二、毫米产生的意义1.估一估(出示前置作业)请你测量一种学习用具的长度,看看能正好用厘米来记录吗?如果不能,试着通过查阅资料想办法记录下来学生交流预设)生1:我测量的是一支炭笔的长度,正好14厘米生2:我测量的是三角尺一条边的长度,大约是7厘米师:你测量的真准确!为什么用大约?生2:因为比7厘米多了一点点,我仔细看了一下,多了一个小格子生3:我测量的是一支圆珠笔的长度,它比12厘米多,又不够13厘米,比12厘米多了2个小格,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一个小格子就是1毫米,所以是12厘米2毫米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生4:我测量的是一本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我数了一下是9小格师:你描述的很对,希望学习了这节课后,你会描述的更加准确生5:(出示测量方法错误的图片)生6:我反驳:他测量的方法不对,左端没有和0刻度对齐师:你真善于观察!师:是啊,同学门,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钟情况,看来用厘米测量还不够准确,那怎么办?(生:用毫米)对,这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也就是在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做单位。
同学们,回想一下以前学习厘米的时候用的什么方法?生: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师:今天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种办法来学习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测量,学生明白用厘米测量已经不够准确,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初步了解毫米 课堂提问、实际测量中分享成果、展示评价、学生质疑评价、教师评价、环节3【活动详情】三、合作探究,认识毫米1. 初步认识1毫米师:请大家拿出直尺,观察除了厘米刻度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预设:生:上面有许多小竖线、小格子、1小格就是1毫米师:你能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这样的1小格吗?预设:手指太粗指不清楚师:提示用笔尖指一指师: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呢?先独立数,同桌合作数,我们一起数一数)师生:1毫米、2毫米、3毫米……10毫米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发现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师:那其他的1厘米里是否也有10个1毫米?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我们验证: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1厘米=10毫米追问:刚才在尺子上指1毫米时为什么用手指指不清,要用铅笔的笔尖才行呢?预设:因为1毫米很短2. 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下1毫米?(1)比划师:1毫米究竟有多短?用手势比划给大家看看。
学生比划,发现不好比划师:不好比划,那就拿出课前老师给大家发的卡片,用手捏住这张卡,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卡抽出来这时,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同步操作师:拿起小手比划2毫米、5毫米、9毫米,怎么样才能知道你比划的准不准?生:用尺子量同桌互相量,发现有的多了一点有的少了一点,及时调整,再比划)(2)画一画师 :看来你们对1毫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以画一画吗?(学生动手画,同桌互量,看谁画的更准)(3)生活中的1毫米 师:原来1毫米这么短啊!在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举例,师出示实物(光盘、1分硬币……)预设:一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5张呢?10张呢?(推理:10毫米=1厘米)师:我们怎么知道这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可以量一量同桌互量,加以验证)3. 活动1师:刚才我们已经对1毫米有了深入的了解,请大家打开学习单,看活动1,交流一下再利用学过的知识亲自测一测,看看谁估算的最准确?生 7:我测量的是数学书的长是26厘米,宽18厘米,厚1厘米生8:我和她的不一样,宽18厘米2毫米,厚6毫米生9:我的也不一样,宽是18厘米3毫米,厚7毫米。
师:同样的一本书,为什么测量的不一样呢?生:老师,我知道:他们有的有书皮,有的没有师:其实呀同学们,在我们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方法等原因不同,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减少误差设计意图】让学生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对毫米有了一个更加充分地认识把测量的物品换成实物,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 活动2师:请大家猜一猜一张数学书纸的厚度有1毫米吗? 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50张纸呢?90张?100张呢?300张?700张?900张?1000张呢?师 :同学们,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大约是8848米,现在只有8841米左右,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下去后查阅资料了解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吧毫米、厘米、米以及更大的长度单位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便于后续学习,学生在了解祖国文化的同时,渗透数学的核心素养 课堂提问、实际测量中分享成果、展示评价、估与测相结合、 课堂提问、实际测量中分享成果、展示评价、估与测相结合、推理验证、 课堂提问、实际测量中分享成果、展示评价、估与测相结合、推理验证、 环节4【活动详情】四、学以致用1.我会变。
1)我一根手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7毫米,是( )毫米2)妈妈漂亮的发卡长约86毫米,是( )厘米( )毫米2.请你填上合适的数1)我们常用的橡皮长约( )毫米,一支铅笔的长度约( )厘米2) 我们的手指甲一周大约长( )毫米3.动手画一画 画一条比2厘米长5毫米的线段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小乐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的身高是1( )50( ),今天第一节课是数学课,他拿出一本厚约6( )的课本他在一张高70( )的课桌上用一支长约15( )的炭笔做作业下课了他拿出一根长2( )的跳绳和同学一起玩下午还有一节美术课,他用一支长约60( )的红色蜡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太阳课后作业 小明放学回到家中,放下书包换上拖鞋,伸手开灯,发现开关的四周黑乎乎的,多不卫生呀!于是他想帮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改这个开关做一个漂亮的花边,不是就脏不了了吗?请你们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吧!加油啊伙伴们!!!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做估测练习,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这些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测量及其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交流一下吧! 课堂提问、实际测量中分享成果、展示评价、估与测相结合、推理验证、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我会变。
1)我一根手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7毫米,是( )毫米2)妈妈漂亮的发卡长约86毫米,是( )厘米( )毫米2.请你填上合适的数1)我们常用的橡皮长约( )毫米,一支铅笔的长度约( )厘米3) 我们的手指甲一周大约长( )毫米3.动手画一画 画一条比2厘米长5毫米的线段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小乐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的身高是1( )50( ),今天第一节课是数学课,他拿出一本厚约6( )的课本他在一张高70( )的课桌上用一支长约15( )的炭笔做作业下课了他拿出一根长2( )的跳绳和同学一起玩下午还有一节美术课,他用一支长约60( )的红色蜡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太阳课后作业 小明放学回到家中,放下书包换上拖鞋,伸手开灯,发现开关的四周黑乎乎的,多不卫生呀!于是他想帮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改这个开关做一个漂亮的花边,不是就脏不了了吗?请你们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吧!加油啊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