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doc
79页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2471字) 教材分析: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是诗人汪国真的作品全诗围绕“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这一主题,采用一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历数面对平坦、崎岖、幸福、不幸时采取的不同态度,展现了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作品这首诗写于他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诗人在这样的处境下,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却表现出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将到来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体会诗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 2、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从中得到启迪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对“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用自读展示、分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用有感情的诵读来传递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 2、借助课外资料,联系诗人的生活实际来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 3、查找关于作者更多的资料,推荐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作品,从中体会作品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所传递的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
重难点分析: 教学时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由于两首诗所要传递的思想与情感都很清晰、明确,在教学中可以较多地采用自学、讨论等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汪国真和普希金的故事以及了解他们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出示课件,学生观察两首诗的题目,看看发现了什么特点?(都与生活有关) (二)出示课件,介绍现代诗的学习方法 第一步,多读,读出韵味来 第二步,多思,思考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第三步,多想象,想象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画面 二、学习第一首,领悟诗歌韵味 (一)出示课件,介绍作者 汪国真,祖籍福建,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清新、美好,既蕴含丰富的感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许多青年人的喜爱他的诗集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边读边想,哪些语句让我们体会到诗人是微笑着走向生活? 交流预设: 什么是平坦?在诗中,“平坦”指什么?诗人所采取的态度是什么?面对平坦,我们要去欣赏与享受那份简单的快乐 什么样是崎岖?诗中指什么?诗人所采取的态度是什么?生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崎岖也不必畏惧,庄严地思索、行进,才是应有的态度。
面对幸福、不幸,诗人采取了什么态度?幸福时就让我们随之欢舞,不幸时就挺胸迎战吧 (三)品读诗句,体味诗情 学生细读,勾画感受深刻的诗句,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 (四)结合生活,理解诗句 出示课件:面对生活的平坦与崎岖、幸福与不幸,作者选择的是微笑面对,你还知道哪些微笑面对生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经历,学了这首诗,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能不能也像诗人一样,拿起我们的笔,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我们的所思所想呢? 仿写练习:出示课件 生活报我以痛苦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快乐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甜蜜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酸楚吗?我会()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首,领悟诗歌韵味 (一)介绍作者及作品出示课件 1、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2、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3、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诗歌的太阳” 4、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二)出示课件,介绍作品创作背景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默读全文,思考:出示课件 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们的?对于这些人,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学生默读,勾画,写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巡回指导出示课件 (四)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四、情感升华 (一)这篇课文的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许多人把它们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读完以后喜欢这两首诗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出示课件 (二)请把自己的想法用格言的形式写下来,与老师同学共勉 (三)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尝试背诵全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2(3887字) 【教学目标】 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必备品格 【教学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关键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二、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现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归巢、芦苇、剪秋罗、睡眠、霸占 (重点指导生字:巢:是翘舌音“cháo”,避免读成“cáo”;芦:读lú,不要读成lǔ;罗:“罗”和“萝”是同音字,读“luò”;眠:不要读一半,读成“mín”;)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归巢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斜阳 回到自己的窝 霸占 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偷渡 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分小节读诗文 四、范读诗歌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7)(8)(9—12)(13)(14)江上的景色。
2、出示课文挂图,引导看图 五、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①归巢的鸟儿,尽管是裷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倦”“驮”体现了什么?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际上也是人倦而“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渲,另一方面也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包含着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②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板书: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美景) 3、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聪明的你知道吗?快来读一读吧。
自由读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 (1)读这首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说一说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诗人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的诗句语言,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 六、指导朗读 方法指导: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花牛的可爱,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去朗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配乐)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4、生谈自己的发现 七、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秋江的晚上》描写了黄昏时的美丽景色,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设计意图:检验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 八、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诗人刘大白以清秀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的是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人心醉神往的“倦鸟归巢图”,创造出的是一种意趣丛生,情味绵绵,耐人咀嚼的诗意境界,也体会到了诗人徐志摩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多搜集一些这样的诗歌 九、当堂检测(选做) 1、《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 2、《花牛哥》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十、课后作业(选做) 1、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归巢的鸟 斜阳 美景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白色的芦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 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虽然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已经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