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9].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4358831
  • 上传时间:2024-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重点)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重点)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 导入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 作者介绍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 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  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因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 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暸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三、 扫除字词难点   ①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②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③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④ 正心:端正心思  ⑤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⑥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  ⑦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⑧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协助别人⑨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⑩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四、 课文研读  1. 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明确:全文分3部分:  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3.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 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是儒家主要经典5. 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出自《大学》《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6.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 7.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和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8.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9. 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 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代表性10. 作者认为王阳明 “格”竹子为什么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11. 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失败说明了什么?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王阳明的例子说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实践,也说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注重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阅读6-12自然段,12.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实验精神和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13. 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怎样进行实验,竹子应当怎样格?实验有什么特点?14. 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它们之间有何联系?15. 作者认为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16、自然段作者举自己个人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个人的经验说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 证 读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7、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18、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19、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五、关于格物致知的名言 ①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②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⑤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⑥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伽利略  ⑦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狄德罗 六、拓展延伸: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获得,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七、写法归纳  提问: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几种? 明确:1.引用论证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对比论证 八.作业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事例写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历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