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州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ocx
33页霸州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1.(2024五上·霸州月考)读语段,看拼音,写字词 (1)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木lán 花,花香淡淡的,有一种说不出的yùn 味,让人忍不住对它心生ài mù 妈妈经常fēn fù 我去给它jiāo shuǐ ,施肥 (2)在我们家乡,每到xùn qī ,为防止山洪bào fā ,村长就会zhào jí 村民共同shāng yì 对策 2.(2024五上·霸州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冠(guān) 计划(huà) 侵略 董得 削弱(xuē) B.任务(rèn) 眼睑(liǎn) 嗜好 访问 胆怯(qiè) C.垂蔓(màn) 岔道(chà) 俯冲 陷坑 承诺(nuò) D.间隔(jiān) 擅长(shàn) 懒惰 恩惠 妨碍(fáng) 3.(2024五上·霸州月考)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我们要以全新的____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⑵我们要始终坚定信念,____良好的状态,向人生更高的目标攀登 A.姿势 保持 B.姿态 保持 C.姿势 坚持 D.姿态 坚持 4.(2024五上·霸州月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超市里摆放着很多新鲜的水果 我第一次到海边,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B.这座城市气候温和,十分宜居 州妈妈性格温和,很少发脾气 C.教练在教学溜冰的小朋友怎么掌握平衡 他的身体失去了平衡,一头栽倒在地上 D.老师教育学生时,态度不应生硬 一位外国游客用生硬的中国话在问路 5.(2024五上·霸州月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珍珠鸟活泼可爱,美中不足的是它胆子太小了 B.那座园林占地290公顷,亭台楼阁和回廊小桥无穷无尽 C.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D.她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会这么多技能,真是难以置信! 6.(2024五上·霸州月考)按照运动速度由快到慢,下面事物排序正确的是( ) A.光——鸵鸟——游隼——火箭 B.光——火箭——游隼——鸵鸟 C.火箭——光——鸵鸟——游隼 D.火箭——游隼——鸵鸟——光 7.(2024五上·霸州月考)下列对所学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句话中的“浸”字写出了家乡桂花盛开时香气的浓郁和无处不在,已沁入小村的角角落落和每个人的心中,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B.《珍珠鸟》一文中多次出现“小家伙"这个词,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C.《落花生》一课着重写了作者一家人一起尝花生的情景,借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的道理 D.《将相和》一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权、顾全大局的可贵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8.(2024五上·霸州月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2)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写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3)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①上面句子的情景用下面的成语 来概括最为恰当。
A.议论纷纷 B.左右为难 C.一筹莫展 D.左思右想 ②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用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下面词语的意思 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 9.(2024五上·霸州月考)根据自己的积累填空 (1)《白鹭》中写道“白鹭是一首 的诗 , ,一切都很适宜"这篇课文的作者郭沫若通过水田钓鱼、 、 三幅画面写出了白鹭的美,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白鹭的 之情其中关于水田钓鱼图,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___ (2)《蝉》一诗中“ ,非是藉秋风"两句,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一代伟人毛泽东用“多少事,从来急; , ,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时不我待,要珍惜每一天我们从陶渊明的诗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和岳飞的“ ,白了少年头, ”也得到了同样的启发 10.(2024五上·霸州月考)口语交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五年级(3)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班主任张老师决定让同学们共同制定一份班级公约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请结合语境中的提示,把内容补充完整 乐乐:有的同学上课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我觉得应该制定一条 ___ 文文:课间打闹现象严重,我觉得应该制定一条 ___ 元元:有的同学喜欢乱扔垃圾,我觉得 ____________ (2024五上·霸州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1.读了选文第1自然段,我的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好画面 "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走搭石的动作美,“ ”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走搭石的声音美,后面的“ " ”两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走搭石的画面美 12.选文第2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其中包含哪两个画面?填一填 13.我们在阅读时要边读边想乐乐读到第2自然段的“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时,了解了两个人 而行,与后文的“ ”一词的意思是相反的 14.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你是如何理解“理所当然"这个词语的 15.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最全面的一项是( ) A.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赞美了乡村的风景之美 D.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的纽带。
(2024五上·霸州月考)对比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练习 (一)桂花雨(节选)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①“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二)又是桂花飘香时(节选) 那时的我,还是个稚嫩的孩子,整天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在田野里、小路上穿梭,而后山那一片桂花林,便是我们玩耍的乐园每年秋天刚至,桂花们便会把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绽开,里面的小黄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香气袭人我们在林子里闻着桂花香捉迷藏,过家家,好不快活一阵秋风吹过,桂花树沙沙作响,许多小小的桂花便被抖落到了地上,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我总会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接住几朵美丽的桂花,仔细地观察着它,它是那样娇小可爱,令我着迷 每逢桂花飘香时,我总能品尝到外婆亲手做的桂花糕,淡淡的鹅黄色,浓郁的香气,甜美的味道,令我回味无穷②我也曾品尝过杭州的特色桂花糕,虽说比外婆做得更细致,但我总觉得味道还是比不上外婆亲手做的桂花糕。
如今外婆也已经年近古稀,再没有精力为我亲手做桂花糕了,但我对桂花的特殊情感,却早已扎下了根 16.秋天到,桂花香选文(一)中的“ ”一词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传得非常远;选文(二)中的“ "一词写出了桂花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17.对比阅读两篇选文,梳理作者回忆的有关桂花的事,完成思维导图 18.读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对这两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话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杭州的特色桂花糕与外婆做的桂花糕进行对比 B.这两句话突出杭州的桂花香味清淡、杭州的桂花糕做得不够细致 C.句子①说明母亲对家乡的桂花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认为杭州的桂花不如家乡的桂花香 D.句子②说明外婆亲手做的桂花糕中有浓浓的爱与亲情,这是其他桂花糕比不上的 ②下列诗句与这两句话的表达方式和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 A.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两篇选文借助桂花表达了相似的情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0.两篇选文的作者都远离故乡,去了杭州有一天,选文(二)的作者收到了故乡亲人寄来的桂花糕,还有一封充满亲情的信件,信的内容会是什么呢?展开想象,根据提示将信补充完整 漂泊在外的孩子: 这是我们家乡的桂花糕,它的颜色是鹅黄色的,它的香气是 ,它的味道是 快来尝一尝吧,桂花糕里面有你童年的记忆,有 ___ ,还有 时刻挂念你的乡亲们 2023年10月10日 (2024五上·霸州月考)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子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我问: “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