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苏轼词风的多样性.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120222334
  • 上传时间:2020-0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 .目录摘要 IAbstrac II前言 III一、 从晚唐至北宋词风窥究苏轼词风的多样性 1(一)婉约与豪放的争论 1(二)婉约与豪放的对立与统一 1(三)苏词一豪放为主,婉约为次,又兼具其它词风 11、 豪爽旷放的豪放词风 2 2、婉藉的婉约词风约蕴 23、凄清感伤的感伤词风 34、清丽古雅的清雅词风 4二、 苏词风格多样的原因 4(一)历史背景及社会根源                          4(二)苏轼个性和心理具有多面性 5(三)客观条件及主观因素综论 5三、苏词风格多样的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6(一)意义和贡献 6(二)对后世词风的影响 6四、结语 8参考文献 9摘要苏轼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其艺术风格又历来倍受人们关注,对于他的词风人们一直争论不休,论豪放者有之,论婉约者有之,论典雅者有之 ,论韶秀者有之,苏轼的词风是多样性。

      基于此,本文首先总结介绍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再从历史、社会、个人等方面窥探苏轼词风多样性的原因,最后总结苏轼词风多样性的文学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苏轼词风; 多样性; 原因; 意义AbstractSu Shi wordhas very important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andhis artistic stylehas alwayspaid great attentionto hiswords,the windhas always been contentious,theboldperson have,thegracefulperson have,theelegantperson have,onShaoxiuperson have, Su ShisCiisdiversity.Based on this,this paperfirst summarizestheartistic style of Su Shi Ci,thenfrom the historical,social,personal,andSu Shis Cidiversity,finally summarizesSu Shis Cidiversity ofliterary significanceand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Keywords:Su Shiwordscausewinddiverse meanings前言词自晚唐柳永的萎靡词风 到北宋欧阳修、苏轼等人对文风的改革,乃至于南宋基本上确立的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归根结底无不受晚唐及北宋词风的影响,当中影响、贡献最大的当推苏轼,苏轼可谓之过渡人物。

      苏轼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其艺术风格又历来倍受人们关注,对于他的词风人们一直争论不休,论豪放者有之,论婉约者有之,论典雅者有之,论韶秀者有之,苏轼的词风是多样性当晚唐萎靡不振的词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有另一种词风一改之靡态,这是宏观历史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用马克思主义讲,事物的发展有偶然性与必然性,可以说,晚唐在诗风(主要是抒写诗人性灵为多)如些昌盛的情况下产生抒写词人表现内心优柔委婉含蓄的一面的婉约词,是一个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偶然结果而苏轼一改这种词风,孕育豪放词风,从宏观上来看,却是必然的基于上述论述,本文的研究由苏轼词风多样性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 从晚唐至北宋的词风,对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进行比较;(2) 从苏轼的作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苏轼词风的艺术风格;(3) 从历史、社会、个人等方面分析造成苏轼词风多样性的原因;(4) 总结苏轼词风多样性在文学上的价值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上述词风的多样性展开的,介绍了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分析了多性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学价值和影响,以期此项研究能对实际教学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浅论苏轼词风的多样性一、 从晚唐至北宋词风窥究苏轼词风的多样性(一)婉约与豪放的争论 对于词风格的分类,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什么样的算豪放,豪放是针对词人的评定还是针对此的内容的评定,抑或是针对词的用语所表达的一种情感的界定,判断的标准在哪里呢?不管你是否定还是赞成这两种分法,都对下面的两个词注意不够。

      最早明确地用婉约、豪放的概念来概括词中这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是明代的张綖⑴词主要表现在抒情,尤其是主要在表现超出“礼义”规范的情感上,有别于“言志”之诗因为“婉约”词“旖旎近情”,比较符合“词贵感人”的特性,所以“当以婉约为正”而“豪放”词因为主要是趋于诗的“言志”传统性,比较少的抒发超出“礼义”规范性的个人情感,所以“虽极精工,终乖本色”而清初的杰出诗人王士祯的观点则更加明确了他在他的《州山人词评》里就这样说:词须婉转绵丽,浅至儇俏,于闺詹内奏之,一语之艳,令人魂绝,一字之工,令人色飞,乃为贵耳至于慷慨磊落,纵横豪爽,抑亦其次,不作可耳作则宁为大雅罪人,勿儒冠而胡服也⑵但作为研究苏轼词风格的多样性,不能仅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他的词不仅只有豪放,也不只是婉约可统概之,但可以说这两种是主要的词风,这并非否定它风格的存在,我们应该从客观、综合的角度去看待他词的风格二)婉约与豪放的对立与统一明代张綖曰:“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清初王士祯加以补充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⑶从这些角度来概括和定义宋词中两种主要的艺术风格,而且并以秦观、辛弃疾、李清照和苏轼分别为其代表作者,这样可以说几乎在宋词研究中成为了的通论。

      以前代论词者来研究,多以崇尚婉约而以豪放为别调;而对近世论者则有独推以豪放为积极而以婉约为低靡那些非要将宋代词人划分为对立两派并且在他们中强分优劣的,都不免有他们的片面性或属机械论,虽然有学者完全否定这样的两种风格流派的存在,但是也只像是矫枉过正宋代词人之所以会出现分派这种情形也只是后人参照其代表的主要特色而作,而大概的将其归纳分类,不是指其作品都是清一色,不妨碍他们欣赏和创作多种艺术风格,尤其大作家往往是多方面的,更不是说除了婉约、豪放之外,词坛就再无其他艺术风格存在总之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的存在,两者中词人的个性特色各有不同,兼综两格而独自名家如姜夔的“清空骚雅”等等,这样就出现了词坛呈现出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这样的两种风格既显现了区别的一面,也出现了互补的一面三)苏词一豪放为主,婉约为次,又兼具其它词风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的开创人,但以他本身当时所处的环境,坎坷的经历,且经常远离故乡,他有着始终难解的深刻的思乡之情,又因为苏轼本人有着与弟弟间夜雨对床之约,甚至是与朋友对坐庄门吃瓜子炒豆的陈年往事,再加上苏轼在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政治上不得志空怀抱负的郁情,使他的词风总的倾向豪迈奔放和旷达清新,但仍然让人感觉他的词有着深深的“柳七情结”,对于柳永是婉约词风,仍是亲昧有加,这一切都体现在他的词中。

      ⑷ 苏词除了夹揉了两种主要风格外,还表现出其它特色,不能单纯以豪放、婉约概括之正如赵宗湘所评价“豪放奔肆,婉约清丽兼而有之”1、豪爽旷放的豪放词风夏承焘在《东坡乐府笺序》中评价苏词,“其词横放桀出,尽覆花间旧规,以极情文之变,则洵前人所未有,撷其粗迹,凡有数创”⑸最能代表苏词豪放风格的当推《念娇奴•赤壁怀古》词一开篇,气势浩瀚,“大江东去”所谓柳永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豪迈之情此即可见滔滔江水,淘尽千古英雄蕴含着宇宙人生的无限与有限的深层哲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者以大笔勾出了一幅“长江胜景图”,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境界本词写人写景都抓住特征,加以集中提高而达到形神具备的境界词的最后落实到词人自己作者时年四十七岁,被流放江滨,忧患的余生,蹉跎的岁月,报国无期等,不禁黯然神伤因为太丰富的感情,使头上新添银丝,而被人嘲笑⑹对照自己的老大无成,词人更加神往周瑜的年轻有为,愤然向自己的壮志长才被压迫提出了无色的抗议词人通过赞美江山,歌颂英雄,来反衬自己壮志难酬,空怀抱负却不得志,早生白发的苦闷。

      整首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声势磅礴,气象峥嵘,并且意境阔大深沉,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作豪放派代表作的千古绝唱2、婉藉的婉约词风约蕴《水龙吟》亦是婉约词的代表整首词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人亦物,通过了杨花随风飘转的情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