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静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361957806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2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静女》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彤管有炜(yè)       邶风(bèi)            垝垣(wěi)          归荑(tí)B. 踟蹰(chí zhú)      静女其姝(shū)     尔卜尔筮(shì)     城隅(yú)C. 载(zǎi)笑载言     静女其娈(luán)     咥(xì)其笑矣      说怿(yì)D. 隰(xí)则有泮       愆期(qiān)            汤汤(shāng)      渐(jiān)车帷裳2. 《静女》一诗,体现了《诗经》中的哪一种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3. 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4. 翻译诗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__________________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静女其娈:面目姣好 B. 俟我于城隅:等待C. 自牧归荑:归还 D. 洵美且异:确实,诚然。

      6. 对《静女》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B. “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C. “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8. 对《静女》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B.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 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D. 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9. 下列对《静女》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只言片语,却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人物的感情变化:“我”从“搔首踟蹰”、焦虑异常到“说怿女美”、爱不释手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情B.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画了女孩子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心急如焚的有情人形象C.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画人物的恋爱心理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D. 诗人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此外,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妙选用细节,风格朴实,也增添了艺术魅力。

      10. 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B.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C.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11. 下列对《静女》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B. 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C. 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D. “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的老实、憨厚、痴情二、诗歌鉴赏根据《静女》一诗答题静    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C.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13. 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静    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B.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C.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描写女青年见到恋人前后不同的心情D.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15. 对《静女》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静女》)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

      B. 第一章“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表现,可以推测出她矜持稳重的性格C. 第二、三章是说小伙子的心上人到了,赠送给他一根色泽鲜艳的彤管,一根细嫩的荑草,小伙子欢悦欣喜D. 小伙子对受赠的普通荑草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这既是“爱屋及乌”式的内心独白,又与第一章相呼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16.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1)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________2)重复“县貆”“县特”“县鹑”,意在表现________3)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________17. 《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 河水清且涟猗C.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D.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8. 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 这首诗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C. 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D. 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静女》中体现男主人公约会时憨厚痴情、焦虑不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2)《静女》中描写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男子很喜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3)《静女》中对于女孩所赠,表现男子有“爱屋及乌”式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4)在《诗经·静女》中,女子约定“_____”,男子到来后她却“_____”,生动表现了女子的活泼娇憨5)《诗经·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地方毫不吝啬地直接赞美,这两处分别是“_____”和“_____”6)《诗经·静女》中女子不仅“_____”,还“_____”,这两样赠物使男子兴奋不已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项,“彤管有炜”中的“炜”应读作“wěi ”,“垝垣”中的“垝”应读作“guǐ”;B项,“踟蹰”中的“蹰”应读作“chú”;C项,“载笑载言”中的“ 载”应读作“zài”;D项,正确.故选:D.2.【答案】赋【解析】《诗经》常用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铺陈直叙,即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以彼物比此物,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静女》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歌,写的是主人公喜爱一位温柔娴静又美丽无比的女子,他早早地赶到了约会地点,却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等待中的他急得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抚弄着姑娘送给他的彤管,还有荑草,它们在主人公的心里都格外的美丽,表现了男子热烈而纯朴的恋情,主要运用了赋的手法3~4.【答案】爱屋及乌、远自郊野赠茅荑,诚然美好又珍异解析】1.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因为爱美人而喜欢这东西2. 本题考查对诗歌句子的翻译能力牧:郊外;归:送给;洵:实在5.【答案】C【解析】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C项,“自牧归荑”意思是静女从郊野回来,采了白茅草送我句中的“归”通“馈”,赠送6.【答案】C【解析】【解析】说:通假“悦”愉悦,喜欢;女 :通假“汝”,你,你的喜欢你的美丽 ,为你的美丽感到愉悦7.【答案】D【解析】【解析】“都是四言诗”错,太过于绝对8.【答案】C【解析】【解析】“都发生在同一天”错9.【答案】B【解析】B.刻画的是男子的内在心理10.【答案】D【解析】“用借代的手法”错 11.【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形象以及手法技巧的理解分析能力。

      B.“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错,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由此可见男主人公更喜欢荑草12~13.【答案】D、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