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游黄埔军校感想.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317713779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游黄埔军校感想 篇一:参观黄埔军校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举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有名军校之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结果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别使命. 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 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敞亮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

      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心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就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国共两党再次精诚团结,亲近合作,朝着谋求祖国统一的道路英勇向前,决不后退 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导课,加强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深刻了解到如今安定社会来之不易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要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参与党,为党和国家的昌盛安定奉献. 篇二:游黄埔军校的感想 游黄埔军校的感想 我们一行人怀着希奇的心情来到了长洲岛。

      这里就是有名的黄埔军校所在地虽然有不少的建筑已经被现代住房所代替,但我们仍能从一些古老的民居中感受到民国的气息沿着马路一路走去,经过炮台和军队驻扎区,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 门口正中央的一块牌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门的两旁则写着孙中山的两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黄埔军校是简朴而严肃的,没有城楼高厦,只有陈旧的建筑和少许补修之后较现代的楼房映入眼帘:矮房,屋瓦,狭窄的道路等;没有给人花园式的赏心悦目,却只有古树,古建筑的典雅和严肃但就是在这样简单的地方,革命前辈们过着艰难奋斗的生活,身肩救国救民的使命,编写并改变着历史 一楼现在已经被改变成军事纪念馆,进入馆中可以看到大量赫赫著名的人物,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黄埔军校承载着对革命未来的希望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

      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对于北伐战争,馆中也展示了不少图片,主要分三个部分:挥师北伐,势在必发;北伐先锋,名扬天下;统一中国,彪炳史册 假如说一楼的那些陈旧的物件,熟悉的画面和人物的面孔让人彷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当年,那么二楼的那些房舍、办公室、学员宿舍等就能让人真实的感受到当时的军队生活你可以想象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子里要住60人?想象大多数的学生要住在草棚?就连校长的办公室也是十分简陋的?但是对于当时的学生,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经此一游,我深刻感受到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她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赫,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以孙中山提出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心爱精诚〞为校训,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导方针,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黄埔人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心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 当年的战火纷纷造就了黄埔军校以及无数的黄埔英雄如今社会虽不能说是四海升平,但社会环境也可说相对稳定,而我们的对祖国的热心是不是也随之淡化了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依旧让我们的祖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将我们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教导事业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黄埔一游,受益颇多,意犹未尽,感思当年硝烟,不禁扼腕长叹,逝者已矣,生者需薪火相传,奋斗不已! 篇三:黄埔军校参观心得 黄埔军校参观心得 2022-11-6中午,阳光明媚,在党建小组人员的率领下,我们经贸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去参观黄埔军校。

      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虽然是自愿原则的,但加入的人数还是好多的,证明白对参观黄埔军校的热心大家入党的决心 12点50分,我们先在二饭门前集中,在有关工作人员清点好人数和说明有关事项后,我们就前往黄埔军校经过一翻周折,我们终究在1:40分左右来到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举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有名军校之一 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想历史。

      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鼓舞着在坐的黄埔军校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鼓舞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顽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气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宏伟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的贡献和宏伟的牺牲我们较为熟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和聂荣臻等北伐战争取得宏伟的胜利和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

      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宏伟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昌盛富强而努力 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终止,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导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