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行为动词的分析及研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4356893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行为动词的分析及研究(以全国卷Ⅰ、Ⅱ和四川卷为例)例1:⑴.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全国卷Ⅰ)⑵.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全国卷Ⅰ)⑶.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四川卷)⑷.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全国卷Ⅰ)⑸.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12分)例2: ⑴.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全国卷Ⅰ) ⑵.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全国卷Ⅱ) ⑶.简析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全国卷Ⅱ) ⑷.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四川卷) ⑸.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全国卷Ⅱ)例3: ⑴.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全国卷Ⅰ)⑵.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全国卷Ⅱ) ⑶.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川卷)例4:⑴ .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四川卷)例5: ⑴.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四川卷)例6: ⑴.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全国卷Ⅰ)例7: ⑴.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四川卷)上述试题中的分析、简述、概述、说明、推测、列举、指出、比较都是属于高考行为动词,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行为动词较为典型的还有描述、归纳等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地理高考考试目标中,主要考察考生的四大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第一层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那么,辩证的认知上述的高考行为动词,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的前提如何辩证的认知上述的高考行为动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呢?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三大思维能力:比较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思维能力来完成比较思维是学生读题解题的第一个思维,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在测试中能不能完美答题的关键,是学生解读和提取信息的过程通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阅读、理解,结合试题中给出的限制性要求,即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正确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察意图如农业区位的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就是要看是有利的、不利的;是全面的分析评价,还是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单方面要素评价,或是某一方面的要素评价,或是要素的变化评价。

      有利的语言和不利的语言如何协调统一如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的评价:思路是自然方面的、有利的评价,语言应用是(地形)平坦开阔、(气候)适宜(光热水配合…,(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有或丰富要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综合思维就是在进行思维时要注意全部的看问题在自然地理中,要特别注意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人类的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区域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际上就是要综合的看待问题,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简单的说,在答题的时候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试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来作答?试题答案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如农业区位条件应包含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种植业的自然区位又包含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区位包含劳动力、政策、历史,经济区位包含市场、交通、科技种植业的自然区位中气候要素要分析到光热水要素,水源要分析到是河流湖泊水还是冰雪融水,经济区位中的交通要素要分析到是单一的交通运输网还是复合的高级的多种形式的交通运输网,经济区位中的科技要素要分析到是保鲜冷藏技术还是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综合思维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地理学科的高级思维能力的体现。

      区域思维就是要把上述的综合和比较思维放在具体的区域中去分析,是具体培养因地制宜思想的体现,是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过程是把学生掌握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放在具体的区域中去辩证的分析和探讨,是对地理因果定律的较高认知简而言之,区域思维就是要用具体的地形、气候、水文水系、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知识来说明为什么?如分析成都平原的农业区位:位于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或水热充足配合好),紫色土(土壤深厚肥沃),河流多(水资源充足)区域思维是学生从因果的关系来认知地理事物的出现为什么在特定的区域,用实例来说明为什么该地地形平坦,为什么气候适宜?为什么土壤肥沃?为什么水源充足?三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能充分体现,就是在学生读书的时候,也要求他们按这个思维过程来重新解读课本,仔细体会课本中的思维过程,通过高考试题答案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知道,历年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是考生研究的一个重点,参考答案透露了考试的方向,能力要求,思维模式和评分标准,是最好的答题思路的总结和引导,是极好的地理思维能力考查的反证没有参考答案,你不知道你的知识体系有哪样的问题!你不知道为啥你写了50个字得到1分!别人写了10个字得到10分!你不知道为啥你的学习所得比别人多得多,考试的成绩你比别人少得太多!研究高考行为动词和参考答案,结合地理学科素养的三大思维能力的要求,通过简述(概述)、分析、指出(说明、列举)的具体实例,得出下面的结论。

      1.分析、推测、比较是高考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简述、概述、综述等是考查地理思维能力的较高体现,指出、列举、归纳是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低要求2.说明是高考思维考查中最复杂的要求,要根据说明的内容来确定答题的要求,可能是分析比较类型的、可能是概述类型的、也可能是列举类型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析、推测、比较是高考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主要体现在结论要具有比较、综合、区域思维三大能力要求,答题语言一定具有因果关系,既要全面分析,又要通过具体的区域来例证因果关系中的果4.简述、概述、综述等是考查地理思维能力的较高体现体现在结论一般只要求具有比较和综合思维,不要求通过具体的区域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来论证结果,答题语言也不要求一定具有因果关系5.列举是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低要求很多指出、说明类试题也和列举一样如说出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指出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等都和列举类要求相同6.描述是考查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要求用词精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例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全国卷Ⅰ)【考试思路】:本题的基本概念有三个:径流量、季节变化、分析只分析河流水文特点中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及原因而不是年际变化及原因就是比较思维;气候是河流之母,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要分析河流上游地区的水源补给类型和降水差异,要回答洪水期和枯水期出现的具体时间,这就是综合思维;能结合青尼罗河、白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的具体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雨林气候和草原气候来分析,就是区域思维。

      答题语言要组成因果关系参考答案】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北半球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东非高原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冬季降水比其余两条支流多,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例2.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四川卷)【考生思路】本题基本概念有分析、东汽、搬迁比较思维:东汽的搬迁属于工业生产的区位选择,从十堰搬出到武汉,则十堰有其限制条件,武汉有其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思维:从位置、交通、资源能源、市场、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协作条件)、农业条件、历史状况、国家政策来进行对比分析,区域思维:就是结合到秦巴山地(南阳盆地),长江与京广铁路,大冶铁矿、江汉平原、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葛洲坝、三峡电站等具体的地点和事物来分析说明十堰的限制和武汉的优越答题语言要组成因果关系参考答案】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2分);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2分)。

      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2分);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2分);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2分)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例3:简析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全国卷Ⅱ)【考生思路】本题基本概念有荆州地区(洞庭湖平原)、农业条件、简述比较思维: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分析有利的和不利的条件;综合思维: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市场、交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由于高考行为动词是简述,不要求具有区域思维,所以不需要具体说明是什么气候、什么地形区等,答题语言也不要求具有因果关系参考答案】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平缓,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湖众多);人口较多,交通便利(商贸发达)补充: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频发)例4: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全国卷Ⅱ)【考生思路】基本概念有说明、花卉生产、自然条件比较思维:花卉生产属于城郊农业带,只说明有利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比较思维还体现在自然条件中的四个类别是否都要分析?要注意花卉的生产重点需要气候条件和水源条件;综合思维: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进行总结,总结要详细,气候要素药分析到光热水三方面及其配合情况;区域思维:热带、南美洲安第斯山;高考行为动词为说明,其说明的是自然条件,相当于分析(这里最关健);答题语言最好体现因果关系(以免失分)【参考答案】(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水源充足),(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年温差小。

      36. (09 四川卷)(36分)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9110°25°30°115°115°30°110°乙甲山脉十堰图 例山峰城市铁路湖泊河流山地水利枢纽省区界限(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分)(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6分)(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

      4分)(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材料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