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驾驶员等级考试(初级)课件05安全行驶心理学及交通事故分析.pptx
20页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等级考试教材:汽车驾驶员第五章 安全行驶心理学及交通事故分析1驾驶员安全心里学知识与安全行车2交通事故分析目录 CONTENTS1.1 驾驶员的心里活动 行车中,驾驶员随时注视着车内外的环境变化,时刻都在进行着心理活动驾驶员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从交通环境中(车内外)获取信息,经大脑处理后,做出判断,然后支配手、脚操纵汽车,使汽车按驾驶员的意志在道路上行驶1.2 驾驶员的注意与安全行车的关系1.注意的分类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往往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由事物的外部特征引起机体的定向反射而产生的注意1.2 驾驶员的注意与安全行车的关系 注意是驾驶员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的表现对驾驶员来说,重要的不是看见目标,而是要了解所看见的目标不注意的驾驶员,其特点是不大关心道路和周围的情况,而关注其他事物,可能看见危险情况,而不理解它的状态不注意是采取错误决定的原因,也是导改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驾车行驶中,驾驶员除了要集中注意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分配注意的能力,以便在同时接收到几个信息后,能完成相应的动作通常,同一视线可容纳46个目标,但驾驶员分配于各个目标上的注意量是不同的。
分配量的多少受外部环境的需要和内部动机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注意量的分配取决于道路环境注意的灵活性对驾驶员来说非常重要,依靠注意的灵活性,驾驶员把注意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从各种现象的总体中,分辨出最本质的、最关键的信息,而后作出相应动作,保障行车安全2.注意对安全行车的影响1.2 驾驶员的注意与安全行车的关系 在道路上行车时,吸引驾驶员注意的主要因素有:与道路有关的因素,如路边环境和道路的各组成部分(交叉、拐弯、标志);与交通有关的因素,如行人、自行车和其他汽车等;与交通无关的因素,如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周围的景观等3.行车中引起注意的因素1.3 驾驶员的意志与安全行车的关系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自觉性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方面的意志品质果断性是指在危急情况下能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行动并实现所作决定的意志品质坚定性是指为完成艰巨的任务,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或自始至终顽强执行既定决定的意志品质自制力是指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和能力。
1.4 驾驶员的性格与安全行车的关系1.性格的分类1)外向型外向型的人,大多活泼、善于交际、待人热情且适应性强,但比较轻率,缺乏自我分析与批评能力,总的来讲,其心理活动过程经常指向外在事物2)内向型内向型的人,大多沉静、多思、反应缓慢且待人接物比较小心,但相对缺乏判断力,总的来讲,其心理活动过程经常指向内心世界1.4 驾驶员的性格与安全行车的关系2.性格与安全行车的关系 性格与行车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汽车驾驶员良好的性格是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每个驾驶员,都应加强学习,注重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努力克制自我性格中不利于行车安全的方面,遵章守纪,安全行车1.5 驾驶员的气质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气质不同分类010203多血质型的人情绪容易兴奋,锋芒毕露,反应速度快且灵活,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喜欢交往,乐观开朗,兴趣广泛但不持久,注意力易转移,情感丰富但不够稳定多血质型(活泼型)04黏液质型的人情绪不易兴奋,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沉静安详,少言寡语,善于克制忍耐,做事踏实,慎重细致,易固执己见黏液质型(安静型)胆汁质型的人情绪容易兴奋,自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快。
胆汁质型(兴奋型)抑郁质型的人情绪不易兴奋,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行为刻板,敏感细腻,脆弱多疑,孤僻寡欢,对事物反应较强,情感体验深刻,但很少外露抑郁质型(弱质型)1驾驶员安全心里学知识与安全行车2交通事故分析目录 CONTENTS2.1 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简称违章行为)或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1.交通事故的定义2.1 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类2.交通事故的分类交通事故分类010203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 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 000元的事故轻微事故0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重伤12人;或轻伤3人以上;或财产损失不足30 000元的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2人;或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财产损失30 000元以上60 000元以下的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1人以上;或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财产损失60 000元以上的事故。
特大事故2.2 交通事故的分析1.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 1)含义 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是指以“三不放过”为原则,对某一具体的交通事故所做的分析三不放过”即对具体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2)目的 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分清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查明事故的经过,为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和依法处理交通事故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积累宝贵的经验2.2 交通事故的分析1.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 3)方法 事故再现分析是案例分析的主要方法事故再现分析是指以交通事故现场的人员伤害情况、车辆损坏情况、停止状态、道路环境状况、事故各种痕迹和证据等为依据,参考当事人和目击者的陈述及其他现场勘查资料,对照交通法规有关规定,对事故发生的全部经过作出推断的过程正确的事故再现分析对事故责任的合理划分、事故的妥善处理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交通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一起事故正确而全面地再现分析相当于做了一项实车事故试验,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宝贵资料2.2 交通事故的分析1.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交通事故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当事人、道路环境情况、人员伤害情况、车物损坏情况等。
0102交通事故的经过0304交通事故成因及责任,包括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及其触及的法规条款等预防类似交通事故的措施等四)内容2.2 交通事故的分析2.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案例分析只是对个别的交通事故进行成因、经过分析,它可以查明事故责任,但难以把握事故的总体规律和动向只有对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总体上分析事故的规律和动向,才可能消除偶然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是指利用大量的交通事故调查统计资料,从宏观角度去探索交通事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有力的事实依据,提出改善交通现状的建议,并预测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于综合治理交通,预防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2 交通事故的分析3.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0102030405人的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交通环境因素交通管理水平交通事故成因2.3 交通事故的预防(1)建立健全道路交通法规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3)严格取缔道路交通违章4)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加强驾驶员的安全管理5)提高汽车安全性能6)改善道路安全条件7)提高事故伤害的急救水平8)加强交通安全的科研工作STOP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