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品】.pptx
40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概念呈现,“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表现: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势力衰微,春秋诸侯争霸,战国兼并战争频繁;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新兴阶级崛起,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上: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招揽人才,重用士人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老 子,“无为”而治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反对统治者侵扰人民朴素的辨证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国人,代表作:老子也称道德经,一、老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二、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
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影响: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论语,3)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贡献,“仁”,政 治:,(一)提出 “仁”的学说,强调“仁”; 认为“仁”就是“爱人”,也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 “仁”另一面是“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德”,“礼”,(二)主张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孔子政治主张实践情况: 处处碰壁,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整理古籍和教育工作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贡献,,兴办私学,扩大受教育的范围,讲学40多年,重视“因材施教” 教育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思 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常复习),实 践,,,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要老实),(“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教 育,,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杏坛(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
现存建筑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所建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论语,论语共20篇,1.1万多字孔子辞世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论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汇集编为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最权威的资料论语书影,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曲阜“三孔”,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府大门,门上悬“圣府”匾,中柱悬挂金字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山东曲阜孔府大堂 为当年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案件之处,孔府又称衍yn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汉元帝封孔子13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 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府三堂内景 也称之为退厅 是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事务的地方,山东曲阜孔府贪奎楼,贪奎楼:明代四层方型砖结构建筑,为孔府最高建筑物。
房内一层有三米多深井一口,用盖板罩盖,外人不能进入,可以应付不测,作避难之用,实际上是孔府的“金库楼”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林洙zh水桥,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林享殿,洙水桥北,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孔子墓,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产生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三、百家争鸣,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孟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儒家,,老子,,孙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墨子书影,墨 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提倡“节俭”,兼爱,是指“兼爱天下之人”,“爱人若爱其身”,“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认为,“天下兼相爱则统,交相恶则乱”非功,是反动“大攻小,强执弱”的侵凌,即侵略战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墨家学派代表人,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生平,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著作,墨子,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墨 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墨子故里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墨子 墨翟(d )约前479前381 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出生于山东滕州,也有少数学术界人士认为墨子出生于河南鲁山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墨子书影,墨子是研究墨翟思想的最重要资料,现存53篇,大部分是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翟言论的记述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亚圣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 2、提倡“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3、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学派代表人,孟 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生平,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思想主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著作,孟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荀子书影,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荀 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荀子 荀况字卿约前313前238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儒家学派学者和教育家,荀子书影,荀况认为贵族以礼乐来节制,庶众百姓以法律控制并指出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李斯为其学生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庄子书影,庄 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道家学派代表人,庄 子,生平,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思想主张,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著作,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韩非子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韩非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韩非子书影,韩非子书影,韩非子书影,韩非子,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形成法(法律)、术(权术)、势(权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新体系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兵家学派创始人,孙 武,清版孙子兵法书影,“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孔子,春秋晚期,“仁”“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春秋、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老子、庄子,战国时期,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互相转化、“无为而治”,墨子,战国末期,“兼爱”“非攻”“尚贤”,韩非子,战国前期,“法令、权术、威势”、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孙子,春秋晚期,孙膑,战国时期,“事备而后动”孙膑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怎么“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争”出了什么?,3、百家争鸣的影响,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百家争鸣为中国走向大一统起到重要作用,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文士阶层的出现,社会动荡和变革,,,,,,,,,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课堂小结,(根本原因),(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以下当今的思想观点与古代百家争鸣哪一家学说相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儒家,礼),团结友善,(墨家,兼爱),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墨家,非攻),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儒家,有教无类),廉政、廉洁、自律,(儒家孟子,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依法治国,(法家韩非子,法治),以不变应万变,(道家老子,无为而治),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兵家孙膑,事备而后动),老师上课以前,经过了认真的备课,(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谢谢!,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