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倡导教师广泛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doc
7页题 目:积极倡导教师广泛阅读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作者姓名:孙景海工作单位:安徽省界首市逸夫第一小学邮政编码:236500联系:13805679086写作时间:2008年10月6日积极倡导教师广泛阅读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内容摘要】教师专业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笔者认为倡导教师广泛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措施那么为什么阅读?怎样读呢?我想:第一,基于社会不断地进步繁荣、经济发展逐年升级、教育的永续经营以及教师个人在社会上求生存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也是学习型学校教师的必须第二、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阅读经典与开展人文系列阅读活动相结合,更增强了老师阅读的活力,让教师人文价值人文精神得到不断提升第三、倡导教师广泛阅读专业书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读专业教育类书刊,注重各家论述,细细品读,取其精义;经验之谈,略读摘要,以少胜多;繁忙剪贴,闲时“反刍“,积少成多大力提倡教师阅读,引起了教师对学习的关注,提高了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认识,使教师更懂得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阅读 经典 人文素养 专业化 教师专业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正是基于这样的意义,新课改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笔者以为倡导教师广泛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措施一、 广泛阅读,学习型学校教师的必须时代不断地改变,社会不断地变迁,教师不能再以过去所学,教导目前的学生去适应未来的生活,基于社会不断地进步繁荣、经济发展逐年升级、教育的永续经营,以及教师个人在社会上求生存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终身学习,这不仅是个人的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更是时代的潮流及全球迈向新纪元的趋势以社会的进步繁荣而言,互联网的架设与运用,数字电视、数字照相机、遥控家庭电器化设备、地球遥控装置、人工智能等新时代的产物,教师是否全部了解?至于流行网恋、槟榔西施、钢管女朗、刺青艺术、安非他命、吗啡等,教师不通过阅读怎么来教导新一代的学生?以经济发展而言,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产是最重要的目标,重点在于产品的多量化,目的在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由工业社会进入商业社会,生产不再是重要因素,传销服务、提高边际效益、增加附加价值以增加利润,成为社会追求的目标,促成经济发展的因素、条件、环境等,身为教师不广泛阅读能了解吗?以教育的永续经营而言,承前启后是不变的名言,然而承前启后应有一套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良好的制度才能永续经营,以教育而言,建立一套合乎社会要求、学生需要与教育目标的完整制度,才是学校永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今教师不学习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以促使学校永续发展呢? 以教师个人在社会上求生存发展而言,教师也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教师不能离群索居自外于社会,以学校为惟一活动范围的教师,有被隔绝于社会群体的危险,为能立足于社会,并能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教师能不知悉社会脉动而自命清高吗?这还需要教师去学习。
基于以上四项理由,教师必须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奠定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方面作育英才,使教育能永续发展;一方面充实自己,使自己能专业成长,并能立足于变迁的社会,更得以继续生存发展,以迎头赶上时代潮流,免被新潮流所淘汰而学习型学校使教师能以学习为标的,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摇篮二、 阅读经典,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阅读经典,这个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人文的价值、人文的精神不断地升华提高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要做学习型和反思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承担教育工作的重任,只有时刻思索才能不断发展我们学校在近些年持续开展“和圣人为伴,与经典为友,铸造文化底色”的人文系列阅读活动,为每位老师购买一套《教师人文读本》,征订上海教育系统人文研究专辑,倡导读书活动,并要求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我们还邀请教育专家对老师撰写的读书笔记进行评选,并将获奖的读书笔记在学校网站上刊登,进行交流我们在每学期的期初和期末专门安排时间开展读书论坛有的老师谈读书体会,有的老师谈教师应当怎样生活,有的老师谈如何发现每个孩子学习的潜能,有的老师谈怎样做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的心得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情绪激荡,思想活跃,生活理念和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得到提炼、升华,读书交流不断地为教师的生活、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如火如茶热播的时候,我们学校的百家讲坛也筹备开坛,一本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在暑假前发到了教师们的手中,从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到易中天的《品三国》……经过一个暑假的精心准备,一个个生动的讲座出台了:一位教师在论坛中讲道要注重多从原理上进行阅读,学养才丰厚,形成扎实功底。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浮其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负其大翼也无力在学科上唯有经过经典的原理性的学习,才能形成较渊博的学识,在本学科才有居高临下的视野,就能克服肤浅的弊端,也不会轻易跟风教导主任要求教师读大家著作大家的著作,是经得住实践与历史的考验的教数学的老师可以读一读笛卡尔、罗素的著作,如罗素的《数学原则》;搞外语的要读一读语言学专著,教语言的要理解语言;理化教师应该读近现代科学史的大家著作,把它作为学科的思想资源;教语文的要想教学到位,一定要认真研读吕淑湘、叶圣陶的学术论著,了解他们的教学观业务副校长强调随着时代的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要有一定的学术宽度知识面太窄,发展有限,也会影响深度学文科的教师要学一下数理逻辑、科学史、技术发展方面的知识,学理科的教师,更不能有人文缺失,提高文字能力、提高阅读能力,能直接影响教学效应正如校长在论坛中所言:“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们过往的生活大体相同不在于客观提供给我们哪些机会,而在于我们的心智在有意无意的判读中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而去利用机会愚蠢的人错失机遇,普通的人等待机遇,聪明的人创造机遇百家讲坛,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界首市逸夫第一小学焕发出新光彩。
可以这么说:读书,使界首市逸夫第一小学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多了更多谈论的话题,获得了精神寄托,明确了前行的方向,理顺了生活和工作的心态三、阅读专业书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在浮躁的世风下,社会可以轻视读书,但教师不能轻视,大家都不爱读书,教师不能不读书,为什么?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不读书构不成教师职业我们应该养成随时读书的好习惯,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教育专著、专业学术期刊、各类教育网站上的贴子、有关刊物上的箴言美文,甚至日历上的小知识插页、报纸上的零碎消息等等,只要心之所喜或是己之所需的内容,不妨手录心记,——“拿来”这种带着思考而进行的指向性明确的积累,必定是有益的虽然客观上一线教师的确够忙碌辛苦的,但我们只要有学习的欲望,时间总是有的就阅读专业教育类书刊而言,笔者简单概括了三种适合我们一线教师的读书方法:1、细读慢嚼,扎实提高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文章、名家论述进行细细阅读,联系自身教育实践反复咀嚼品味,理解其内在精义不动笔墨不读书”,细读这类文章论著,特点需要认真记好读书笔记,不但要把那些精辟深刻、意味深长的佳言妙语仔细摘录,更要随时在脑海中不断闪现阅读的感悟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使我们很好地拓宽眼界,主动挖掘自己的思想深度,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2、略读摘要,以少胜多有些论文、随笔、杂谈、短论,就是出自普通教师之手,大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感而发的经验之谈,或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个性化探索与思考这些文章,往往自出机杼又鲜活实在,有的标题新颖,有的文风别具一格而又层次井然,有的开头结尾新颖独到而富有吸引力,这些都能给人很好的启发对于这些文章,阅读时不妨做一些提纲挈领式的摘要,以便日后参考这种向同行们学习的阅读,花时少而收获多,是帮助我们积累话题,打开思路的好方法3、收集剪贴,勤于“反刍”面对繁忙的教学工作,老师们确实不可能把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个人学习成长之上;而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中,优秀的教育报刊也比比皆是,老师们也不可能把它们拿过来一一阅读基于以上两点,收集剪贴式的读书方法便随之而生,此法的特点是省时、方便,能较快而有系统地积累资料粗略翻阅同事所订之杂志,随意浏览学校公有之报刊及网络上所发之贴子,当感觉某文很有参考价值而苦于时间静心阅读时,便可下载、复印偶尔翻到一些旧报刊,遇有中意者,还可以剪贴这样久而久之,积少成多,无形中也是个人学习的一大资源,遇有闲暇,再对其进行细细“反刍”古人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说,更有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劝学名句。
看来,只有广泛吸纳、兼收并蓄,才有可能厚积薄发面对如今的课改大潮,不学习便是选择被淘汰,我们又怎能固步自封,躺在原有的成绩簿上吃老本呢? 大力提倡教师阅读,引起了教师对学习的关注,提高了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认识,使教师更懂得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阅读,确实使我校的教师获得了充实的人生,获得了发展的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