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玩的夹子(改).doc
4页中班 科学领域《好玩的夹子——复习6以内的数量》教材分析:《复习6以内的数量》是中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6以内的数字和数序,理解了数字的含义,并且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活动它要求老师在此基础上,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选择多样的材料组织教学,幼儿通过多种感官的反复操作,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能够不受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物体的数量,尝试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改变数量幼儿通过参与有趣的游戏、富有层次的小组活动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情分析:中班下学期,孩子们对6以内的数字及其含义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够较为熟练而准确地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目测数群时能够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较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数量,也基本上能较好地感知和体验6以内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但是如何又快又准确地根据指定的数字来改变原有的数量,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因此,我们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通过喜欢的动手摆弄、操作数学材料,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在反复探索中获得数学经验,能力得到提升活动目标:1、 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2、 会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改变6以内的数量; 3、积极参与活动,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是中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随后感知体验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及根据指定数字改变原有数量的基础因此,我把“能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作为第一目标;如何又快又准确地根据指定的数字来改变现有的数量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因此,“会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改变6以内的数量”是我的第二目标;在幼儿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些数学关系幼儿难以独自发现和感知,需要老师设计一定的情景和问题,引发幼儿去思考、讨论和分享,激发幼儿参与讨论、喜欢分享、愿意倾听,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是我的第三目标活动重难点:重点: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会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改变6以内的数量难点: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改变6以内的数量活动准备:转盘、夹子、图卡、数字卡、豆子、塑料瓶、记录纸、笔、扣子花活动过程:本文发表在2013年 9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中一、 开始部分:感官游戏1、 热身活动:观察教室周围环境,在环境中感知数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意图:教师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环境入手,通过自然而然的环节过度,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身边物品的数量)(随机)如:教室里有几盆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你拍拍手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环境中目测数群,复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教师出示一只手,请幼儿感知数量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幼儿拍一下手——看到一只手,或拍五下手——看到五个手指头)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数字1或5或找找教室有几个柜子,请幼儿任意用肢体动作充分表示柜子的数量(跺脚、点头等)(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复习了解孩子前期有关数量感知的基础) 2、出示自制转轮(六个面有1~6的不同数量的物品) 师: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看看它的上面有什么?3、教师转转轮,转到数量几,幼儿按要求做几下动作(拍手、跺脚……)提问:你看到了数量几?拍了几下手?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设计意图:复习不受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物体的数量,并且用自己喜欢的肢体动作和数字表示出来)二、基本部分:(一)夹夹子游戏 1、认识夹子 师:这是什么啊?平常它是做什么用的?今天我们就用夹子来玩游戏设计意图:利用身边随手可找的材料进行活动实用、便捷)2、幼儿分组看数字夹夹子 每组提供不同的数卡,幼儿看数字夹夹子 师:你们组夹了几个夹子? 哪组夹的数量多?哪组夹的数量少?(设计意图:各组按照各自不同的数卡进行按数取物,有利于幼儿互相比较多少,判断与检查) 3、用添、去的方法改变夹子数量:(设计意图: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1)幼儿观察转轮(六个面换成1~6的数字),发现与刚才的不同。
设计意图:转轮六个面上的内容从物品转变为数字,是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步转变,对幼儿在能力要求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2)教师转转轮,幼儿按数字夹夹子 提问:你夹了几个夹子?夹在什么地方了? (3)再次转转轮,请幼儿用最快的速度改变身上夹子的数量 提问:刚才你身上夹了几个夹子?现在呢?你是怎样做的?(设计意图:有些数学关系幼儿难以独自发现和感知,需要教师设计一定的情境,引导幼儿去观察,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最后让幼儿学习解决问题,了解并体验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4)幼儿讲述的同时,教师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设计意图:幼儿充分讲述自己的办法,教师通过记录记录卡的方式帮助幼儿整合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 (5)引导幼儿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知道添上、去掉的意义设计意图:新的数学活动,教师需要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讲解、演示,让幼儿明确在活动时应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6)再次进行游戏,鼓励幼儿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改变夹子数量,并在黑板上记录设计意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学习,通过幼儿的反复操作才能获得,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教育和培养)(二)小组活动: 1、做比6少的点卡: 2、小花扣:幼儿轮流掷骰子,掷到几,就扣几个扣子并记录。
3、掷骰子装豆子:尝试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改变瓶中的数量,并记录下来设计意图:小组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学习需要,使孩子获得多种数学的感性经验) 三、结束部分: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幼儿随音乐拉圆圈走动,当教师唱到:“X个小朋友抱一起”的时候,幼儿按数量抱在一起,教师巡回检查 提问:你们有几个好朋友?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的参与,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此环节设计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发现数量的多少,去掉还是添上才能与指令相匹配游戏是对整节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老师,我很欣慰,今天我看到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地投入在游戏与数学探索的活动中亮点一:定位准确,目标适宜:本次活动目标有三点,我在组织活动中,把目标渗透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个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亮点二:从内容的选择到环节安排相互衔接,由浅入深活动一开始,我从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品的数量入手,引导幼儿用相应的数字和肢体动作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接着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贯穿在本次活动的始终。
几次玩“自制转轮”,看似简单重复,其实每一次对孩子的能力都有不同的要求——从数量到数字的转变,就是从直观向抽象的提升;“夹夹子”游戏为孩子们根据数字改变夹子的数量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记录帮助幼儿找到了最快最便捷的方法…… 我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让这些知识相互渗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怎样让现有的夹子”很快变成与老师数字相对应的量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们看到,孩子们有了许多不同的答案,我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为孩子成功设计这种情境,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问题(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与数字之间的数差关系),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看到同伴之间相互讨论、相互纠正、不断尝试,教师记录,整合梳理,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亮点三:多样化、层次不同、材料丰富的小组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孩子们根据自己对各组活动的了解,选择了自己感兴趣适宜的活动内容,他们主动专注地进行着操作,并且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成就感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存在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幼儿探索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没有让更多的孩子有发现问题、交流想法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小组活动时,在材料的层次性方面要做的更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学习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