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科八年级期末物理考试分析.doc
9页物理教学计划总结八年级期末物理考试分析 一、总体分析 本次八年级物理试卷分四大题,29小题,总分值100分大多数试题属于根底题型,能联络社会实际,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试题,从总体来看,无偏题,怪题,难度适中,充分表达了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三维目的的要求,表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表达了“重点知识重点考,边缘知识抽查考”,即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宜学生发挥,总体上不错的一套期末检测试题 二、试题特点 试卷给人的第一感受是“熟悉、容易”, 物理试题知识覆盖面广,以初中物理根底知识为载体,对物理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定理、定律等,包括简单的计算给予了充分的注重 1、注重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如8.9.10.14.13.16.19.28.29题重力的大小,方向,施力物体(20)、二力平衡(28)、密度的测量(26)、分子运动论(16)、惯性(9.15)、力和运动(14)平衡力(28)、浮力(23.27.29)物体沉与浮(29)等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出现 2、注重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征询题和处理征询题的才能如29.7.3.15.21.22.11题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征询题需要学生用心去体验、探究。
这是物理学的根本价值意向,也是新课改中的教材观、内容观的导向 3、注重实验内容的考核,强调对学生实验才能的培养如27.28.12.6.15.17题是依托教材实验适当迁移,凸显科学探究思想,科学探究思想不仅表达在实验试题中,在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中都蕴涵着鲜明的科学探究思想 6、试题编制的缺乏之处 (1)有的题用词欠缜密,学生答题时无所适从13题 (2)题中的字号太小,空格太小16题,17题 三、试卷分析 (一)考试成绩统计和抽样数据 全区物理成绩统计 考试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合格率 过差率 5458 57.2 11.8 52.3 15.2 抽样300份分析,各大题平均分得分率: 一大题 二大题 三大题 四大题 总分 平均分 17.1 16.7 14.9 8.7 57.4 得分率 0.57 0.56 0.57 0.62 0.57 抽样300份分析,选择题各小题平均分得分率: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平均分 1.32 1.54 1.68 1.62 0.78 1.04 0.72 得分率 0.66 0.77 0.84 0.81 0.39 0.52 0.36 8 9 10 11 12 13 14 15 0.48 1.32 1.04 1.36 1.08 0.82 0.96 1.34 0.24 0.66 0.52 0.68 0.54 0.41 0.48 0.67 抽样300份分析 实验小题得分情况 题号 24 25 26 27 平均分 1.4 0.70 5.7 6.8 得分率 0.47 0.25 0.57 0.68 (二)主要失分缘故: 1、根底知识、根本概念理解不透、表达不明晰。
22题应为“具有惯性”,答“遭到惯性”“遭到惯性力”没有理解“惯性不是力” 19题在水的密度物理意义中,学生把“水重量或水重”为1000kg,没有理解质量,重量,重力的含义密度单位的换算也易出错16题把“斥力,引力”,答为“吸引,排挤”不能用物理语言描绘出来没有强调“不停的运动”20题“重力的施力物体”答错的也多 2.学生学习过程脱离生活实际,没有构成关怀社会和本人四周的物理现象的好质量,也不能灵敏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征询题,如17题不会分类4题不计算1题不能正确可能3.7题物理联络实际的换了新情景就不会做了水和水银的密度不能区别,铁放在水中和水银中的情况不明晰 3.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不够,审题不强答复以下征询题词不达意,表述不清,抓不住重点学生的得分率是特别低的如17题,对物体分类没有特别好审题,送分题答的较差26题答案不完好21题没有正确审题答“为增大受力面积” 22题审题不清,答案为“重力”的特别多 4.没有在计算步骤格式上的标准28题将计算“压力”“压强”混为一谈,计算压强时,要不没有单位公式,要不确实是错误的公式单位,计算时错误也多平衡力应用不会,在拉力计算时加上了重力。
5.实验做得少,实验不纯熟,实验思路不明晰,出现的征询题如8.13题25题没有理解“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此题错误率最高27题最后一空压力过失误较多,没有理解浮力的本质确实是“压力差” 四、教学建议: 1.紧扣“课标”,学好“双基”,注重对物理学根本概念、根本定律、公式等的理解和使用的调查正确地理解、精确地表达、定量地计算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并能联络实际、生活、科技,举出相应的事例注重学生理论联络实际,关怀科技开展,关怀我们四周的生活 2.加强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包括观察才能、提出征询题才能、语言表达才能、实验操作才能、信息搜集处理和分析概括才能的培养对应新的课程标准,老师要留“空白时间”给学生,该让学生说的,让学生说,该学生做的题,让学生做老师实现角色转换,起到引导作用3.关注信息题和开放性试题我们在课堂上要分析一些开放性试题,或培养学生的一些开放性思维,以展开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去觉察、去创新,去制造性的处理物理征询题 4.通过专题练习和模仿考试,练习认真细心审题注重细节,留意单位及单位换算加强计算题,综合题才能的培养学会分析征询题 5、试卷应对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提出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