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曲阳定瓷纪录片文案.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76497765
  • 上传时间:2022-04-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8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匠心的传承曲阳定瓷非遗纪录片脚本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从拉坯到修坯,泥料在匠人手中逐渐成型,大师 在半湿未干的瓷胎上划出了生命的柔美,用浸入法上釉,在火的烘烤中,瓷器渐 渐有了温度,成品温如玉,明如镜,尽显玲珑清雅之美这是一种古老的制瓷方法,可以上溯至唐宋时代,曲阳,这个偏远的小山村, 将古法制瓷的工艺流传至今从粗瓷、到细瓷,中国定瓷一路走来,它一度满足 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所需漫长历史中,如何更好地就地取材,烧制出最好的瓷器, 从选材到工艺,曲阳人发挥出了独特的匠人智慧现场声:这个瓶的肚子还得大点,还得饱满一点,这块再直一点……定窑始于自唐,盛于宋,因曲阳在唐宋时期隶属定州,故名“定窑”在五 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以剔花、堆花、贴花 各得其趣在宋代,定瓷为宫廷御用之物,被誉为“天下第一瓷”然而这样的 民族瑰宝,却在元朝战火纷飞中消弭殆尽,失传八百年红尘滚滚,时代更迭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到涧磁村进行 实地考察,发现定窑遗址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在定窑遗址北镇村东进行试掘,发 现有窑炉、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遗物这一切让曲阳人如获至宝,从此便念念 不忘197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并批示回复定窑的研究与生产,保定地区 就在曲阳建立了工艺美术定瓷厂。

      同期声:和焕 当时成立定瓷实验组的情况日复一日的从事着雷同的工作,磨练的是人心,考验的是耐性每件成品, 都需要一厘一毫地磨、补、修,正如民间艺人庞永克说,做这份工作,一要有耐 心,二要坐得住这种民间艺人,涧磁村已有近百个庞光辉同期声:曲阳定瓷传承的是一种工匠精神,这是祖祖辈辈积累的文化基因,在我的老 师陈文增先生他们那一代人身上,工匠精神可以理解为专注和极致孩儿枕,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为人民大会堂 收藏是第一代传承人陈文增苦心钻研,极尽巧思,才有了我们眼前历史的模样择一事,终一生观赏不过几秒钟,而对于他,却是一辈子陈文增制瓷,始于儿时对家的记忆拉坯,就像一日三餐,成为了陈文增和 他的伙伴们生活中的一局部陈文增、蔺占献、和焕三人将失传的千年的定窑以 崭新的风貌呈现于世人面前,在没有任何工艺及在和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对定窑 工艺过程、造型风格、装饰特点以及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破译庞永辉同期声:当时我师父吃过的苦这一组刀具破解了古定瓷刻花之谜,也是恢复定瓷的关键一举,一件作品往 往一气呵成,手刻的鱼纹,遇水复活可以游动庞永辉同期声:一个孩儿枕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泥料的选择,刻花、印花、 剃花,上釉,历时三月有余,方能得这一具定瓷特色的民间珍品。

      庞永辉,定瓷第二代传承人,是陈文增最得意的弟子1978年,他出生在 定窑遗址附近的庞家洼村,或许从小的耳濡目染,亦或许是见惯了大大小小的瓷 器作坊,喜欢画画的庞永辉1992年开始学习制作瓷器当阳光和炉火映照出一 张古铜色面庞,苍劲有力的手臂开始随着瓷胎的纹理上下摆动,最终定格成一位 匠人的生动造像,不偏不倚不动摇同期:和焕: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蔺占献:定瓷工艺中华民族的瑰宝韩庆芳:传统的制作流程技艺,至今很有生命力庞永辉:作为一个定瓷技艺的传人,作为一个定瓷文化的弘扬者王淑昌:让我们共同保护中华瑰宝和唤:传承定瓷工艺蔺占献:传承定瓷文化庞永辉:创新非遗文化产品王淑昌:推动民族文化复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