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知识清单.docx
12页高中政治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知识清单知识清单一: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一、推理1.推理的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包括前提和结论2. 推理结构: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3.推理的种类(1)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区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3)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二、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2.意义: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拓展: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二是推理结构必须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两个条件加起来,就成为正确推理的充分必要条件知识清单二: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1.换质推理的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2.换质推理的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3.换位推理的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4.换位推理的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5.换质换位推理的作用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拓展:比较换质法和换位法项目换质法换位法必要性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对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或者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为肯定判断式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有时需要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象进行变换,也就是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含义又称为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又称为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规则 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前提判断是肯定,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是否定的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方法 二、三段论推理1.三段论的含义和结构: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判断构成,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三段论由三个不同的概念或词项构成,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拓展:三段论的公理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上图表示:如果M类包含在P类中,那么,M类中的一部分S也必然包含在P类中下图表示:如果M类和P类相排斥,那么,M类中的一部分S也必然和P类相排斥这个公理反映了客观事物中的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即属和种的包含关系,它是三段论推理的逻辑根据2.三段论的基本规则(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3.三段论的意义: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提醒:三段论的省略(1)在日常说话或写作中,为追求修辞效果,把思想表达得简明有力,往往使用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即把三段论中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前提或结论省略掉2)由于没有把所有组成部分都表述出来,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可能隐藏着错误我们可以按其原意进行恢复,然后依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对其进行检查3)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知识清单三: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一、联言推理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1.联言推理及其方法(1)联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联言推理的方法①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②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拓展:(一)联言推理的分解式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是由联言判断的真,推出一个支判断真的联言推理形式这种推理只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作为前提的联言判断,一个是作为结论的支判断。
其公式为: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表示则为:(p∧q)→p(二)联言推理的组合式联言推理的组合式是由全部支判断真推出联言判断真的联言推理形式在这种推理形式中,结论是联言判断,前提是联言判断的全部支判断用公式表式为:也可以用以下符号式表示:(p,q)→(p∧q)联言命题真假关系表ABA且B√√√√×××√××××观察真假关系表可以得到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A且B为真⇒A真,B真;A且B为假,A(B)为真⇒B(A)为假2.选言推理及其方法(1)选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2)选言推理的方法①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②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二、假言推理及其方法1.假言推理的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假言推理的种类: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这一规则可概括为: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式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两种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形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这一规则可概括为: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式有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两种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
相应地,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不符合上述推理结构的都是错误的6.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拓展:复合判断的类型及真假常用联结词语真假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或者……或者……”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选言支全假不相容选言判断“要么……要么……”选言支中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那么……”其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