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及评析(胡冬梅)_文档.doc
5页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及评析(胡冬梅)2010-12-17 17:13 胡冬梅《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及评析一、课前谈话 师:放松一下,板书象形古文字“母”,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字? 生:中、鸟、虫 师:抓住字形想像,这是一个女子跪在地上正在哺乳,它是“母”,中国汉字多有意思看到这个字想到了什么词? 生:妈妈,关爱,祖国,伟大,黄河…… 师:后来人们把具有母亲特点的事物也称做母亲,还把什么也称作母亲? 生:祖国,地球 师: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师:地球还是谁的母亲? 生:万物的母亲因为地球滋养着万物 评:可以看出老师很用心思,想从一个“母”字引出母亲,引出地球的话题,但是绕这么大的圈子干嘛,地球学生并不陌生,课的开始要引起学生的关注,要创设一个阅读情感的场,但不要太绕弯子 二、揭题,预习交流 师: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被称作是人类的母亲,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单元我们将集中学习几篇关于地球的文章,其中第一篇课文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清楚地告诉大家是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 生:再读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对生字新词以及课文大意一定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最想知道预习完课文之后你最想和大家交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世界上有没有和地球一样的星球了? 师:奥,你对课文产生质疑。
生: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你关注了课后的思考题 生:我们如何保护地球? 评:通过预习产生的问题提出来,作为本课学习的一个基点,很好这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是真问题,老师在下面的教学中应该予以关注 师:从同学们的提问看大家都认真预习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是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之一刚才有些问题多读课文自己就可以解决,有些可能这节课解决不了,需要课后的广泛阅读,有些需要我们多思考多交流课上就能解决,古人云“学贵有疑”,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师:首先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自读课文,不放过每个字每个词,然后想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 评: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把文字读成画面,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读上,胡老师巧妙地告诉了学生这一点 生:自学 师:正生字“晶莹”,“提供”的读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 学生:慷慨,无私,瑰丽多彩,伟大,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充满母爱,晶莹剔透,充满生命力…… 师:后面几个自然段呢? 生:危机不断正被人类破坏的地球,资源快枯竭,独一无二…… 师:这篇课文段落分明,层次清楚,随着作者的介绍,我们依次看到了微小的,美丽的,资源有限的,唯一可居的地球,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关于地球的几方面内容,那文中有没有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几方面内容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一句话 生: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板书该句生:齐读这句话 师:宇航员的这句话里连用两个太字,再读读 生:读 评:梳理了文章的脉络,为深入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品读,体会情感 师: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呢?很多同学课前都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想这还得再回到课文中去你可以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边想,看看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拿笔划下来,也可以在感触深刻的地方做一下批注读后如果觉得需要还可以和同桌小声交流 生:自学 评:注意,这已经是本课第二次自学了,在当前语文课一片“读”声的形势下,胡老师能让自己沉下心来,让学生沉下心来,静静的默读,静静的自学、思考,很难得 师:(巡视中点拨)我看到有的同学把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划上波浪线,把描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划上直线,虽然很简单但很好,值得借鉴 师:可以把自己画的句子读一读 师:刚才是自学和小范围的交流,现在我们大组交流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 生: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孕育我们并提供资源 师:这是对地球的赞美,把你的感受读进去 生:补充自己的理解,并读该句 师:如何美丽呢?哪位同学再读读? 生:读句子谈理解。
师:还从哪里读出了地球的可爱? 生:读矿产资源那句话,谈理解师:地球因无私而可爱师:还有哪里直接写出了地球的美丽?读出地球与别的星球不一样的特点 生:读宇航员看到的地球外观句子 生:齐读师:地球因美丽而可爱,所以作者这样赞叹我们的地球- 生:齐读“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 师:地球如此秀外慧中,难怪宇航员感叹生:接读“太可爱了” 地球仅仅因为美丽而可爱吗?不错,地球是美丽的,但是他的可爱更多的并不是因为他的美丽,是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他给我们提供了生命的源泉而且,这样的地球只有一个我想,这里老师是不是因为课文的句子而局限了自己和学生的思维? 师:可宇航员为什么又说她太容易破碎了呢?谁从从第二自然段读懂了? 生:谈,微小而容易破碎师:因为小所以让人觉得容易破碎,这是人视觉上最为直接的感受,那地球有多小? 课件展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和另一个写地球小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 生:原文写出了地球的渺小因为作者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就直观地写出了地球的半径,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而扁舟就是非常小的意思,所以就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渺小 生:作者还用了作比较地方法,把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就很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渺小。
师:看来同学们五年级学的知识挺牢固,作者用上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就把地球的渺小介绍的清楚、具体而生动光知道这样写好还不行,谁能将这样写的好读出来 生:读 师:在学生朗读中指导“一叶扁舟”句,引导读出自己的感受,范读该句 师:刚才我们交流的非常好,让我们再把视角拉近,从遥远的太空回到我们的身边谁还想对地球的容易破碎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读矿产资源枯竭的句子,谈理解,提到矿产资源形成不易,需要几百万年 师:课文第二自然段提到的说明方法在课文中还有体现,我们在读时要注意体会谁还想谈? 生:结合第四自然段谈理解,原可再生的资源现在也不能再利用了,再生了 师:你们的意思是说因为人类的行为,使得原本有限的资源情况更加糟糕,地球母亲更容易破碎了,对吗?如果第一第二自然段让我们看到的是美丽壮观的地球母亲,那么三四自然段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母亲? 生:衰老的母亲,脆弱不堪一击,受到严重威胁的母亲,面临生态灾难的母亲,资源有限的母亲…… 师:谁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变得如此不堪?再读第三四自然段,看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生:随意这个词最能看出人们滥用资源 师:随意、滥用都是形容人们的行为,滥用是怎样的用?课文中还有一个词意思和他很接近,是哪个词? 生:随意,不加节制、不顾后果…… 师:作者用词准确,抓住关键词想开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想想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滥用笔记本,没用完就扔了 师:这样会有什么后果? 生:制造商就会伐木 师:而过渡伐木又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造成很多沙尘暴、泥石流师:这就是生态灾难 生:过渡排放二氧化碳师:会有什么后果? 生:产生酸雨 师:酸雨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 生:给生态环境带来毁坏 师:酸雨会破坏土壤、腐蚀岩石、摧毁农作物 生:随意排放脏水,破坏水源 师:是的,人们这些随意的行为就是滥用,所造成严重后果就叫生态灾难 师:同学们不但课前查找资料,而且将资料整理变成自己的语言回报给大家,很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大家分享 课件出示资料: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图文介绍,师讲解 生:学生读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资料 师:图片和数据还是不完全统计,他不能涵盖地球母亲所遭受的伤害,不能衡量出给人类自己的严重伤害,只是我们要思考的是:如果再这样下去,地球母亲将会怎样?而我们人类自己又将走向何方?(静等片刻)此刻,你一定有很多感受,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把感受告诉大家? 生:地球只有一个,孕育着我们的生命如果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生:爱护地球就像爱护我们的眼睛那是我们唯一的家 生:地球用宽大地胸怀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保护地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身。
生:资源有限,人们随意破坏,就会给我们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师:你们的发言让我想起第三单元的一句话: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大地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生:读师:别再以为地球母亲强壮无比,她同时也是脆弱的,因为我们这个地球实在…… 生:读“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就不能移居他处吗?课文第五自然段可是道出了许多人的想法,包括我在内,可行吗?快速默读第六至第七自然段,想想怎么回答我? 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师:点拨:谁的研究成果?在多大范围?在月球、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应该不是幻想吧! 生:读第六、七自然段的句子 师:你们引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列举数据,如此条理清晰的回答至少让有疑问的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生: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师:所以作者这样感叹,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的前两句 生:读 师:难怪深谙其理的宇航员感叹—— 生:读“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评:这个环节的教学,老师由远及近,由形象到本质,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感悟地球的渺小和容易破碎,感受随意破坏地球的危害,思路很好,但是学生的感悟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口头上,语文离不开生活,这些语言只有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只有调动其真正有感悟的生活经验,才能真正读懂文字,特别是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学生说道了好多随意破坏地球的危害,但是还不是出自自己的心,学生说这些时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里应该把学生对生态灾难的具体理解调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在读这些文字时,交流人类带给地球的生态灾难时,就是从心里读出来、说出来,或激动、或愤慨、或悲伤、或震惊……其实我们不要求学生喊那些大口号,也不要求学生说出那些成人化的感动,哪怕学生只是想到小鸟没有了家,只是想到风沙一年比一年厉害,只是想到他家附近垃圾遍地……这些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件,但他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打动学生心灵的、让学生的心为之一颤的情感才是真情!! 当然,就比赛课来说,这样要求胡老师,真的有些过分,但是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追求 四、升华拓展: 师:我记得课前有位女同学这样质疑难道真的只有一个地球吗?我们不妨简单交流一下,真的还有第二个地球,如果可以移居,资源可以补充,我们就可以这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