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小说的诗化+.docx
8页小说专题训练------小说诗化特点诗化小说及特点: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是指小说具有诗和散文的审美标准,它表现为人物真切动人,行文方式形散神不散,情浓意深耐人寻味这类小说往往选择日常生活,没有完整而缜密的故事情节叙事时,小说采用一连串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等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的画面,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诗化结构,所叙述的饱含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仲尼之将丧冯至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网了。
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机物我、融会一切之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凄凄婉婉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有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岩石为之堕泪,鸟兽为之惊心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沸。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先生,可是病……——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先生,是一只雄鸡——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
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侧父母的坟茔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怎样地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悄使人听到万籁中极细微的呼吸……正是傍午的时分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有删减)1.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作品的“诗化”特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边城(节选)沈从文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的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必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竹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竹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为了住处两山多竹篁,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边溜刷在行,从不误事。
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牵缆索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茶峒附近村子里人不仅认识弄渡船的祖孙二人,也对于这只狗充满好感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整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从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爷爷到溪中央于是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加寂静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节货到了买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一种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百十船夫忙着起卸百货,这种船只比起渡船来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摘选自《边城》第一章)2.沈从文善用散文化的笔调叙写人事,其小说的语言有“诗化”效果,请从用词用语和手法上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荷花淀孙犁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女人说:“睡了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