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学科特质的主体校本研训设计与实践.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23134616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学科特质的主题校本研训设计与实践一、课题缘起(一)六校撤并后教师专业成长面临挑战我校是某市规模最大、撤并范围最广的一所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48个,专任教师162人,均来源于撤并的6所初中教师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教学上有各自的经验与风格,各有自己的一套,撤并后的同一学科组内教师发展状况极不平衡,教学能力差异大,仅从学科平均分看,最优秀的教师与教有困难的教师相差20—25分面对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如何提升教学的学科能力和做强学科品牌,急需通过有效的主题校本研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二)校本研训不能凸显学科特质以往学校常用的校本研训通常都是忽视学科特质的通识研训,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与学科和学科教学之间联系不紧密它往往采用“请进来”或利用本校“土专家”的办法对教师进行“一刀切”式的全员研训,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们听听很“心动”,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操作起来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往往使校本研训与具体操作脱节而收益甚微三)主题校本研训是提高教师学科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课题组所实施的主题校本研训指通过主题推动校本研训的开展,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我们重视“主题研训”的策略研究,探索实践形式、手段和途径的优化,做到理性提升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学科主题研训相结合,研训主题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研训内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整个主题校本研训过程充分考虑学科特质,本校学科教学的特色及优质教师的教学优势,立足校本来确立研训主题各学科组采用“手把手”的研训手段开展主题校本研训,力争在单位时间内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从而改变同一学科组内教师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其中学科组长与骨干教师征求各备课组教师建议,共同根据学科优势及特质、学生学情确立研训主题,各备课组教师在学科组长的引领下,在各骨干教师“手把手”的帮助下,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研训二、研究设计(一)操作定义校本研训是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培训活动主题校本研训则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设计研训主题,即以研训主题为导向,以研训结合为手段,整合研训内容,融通研训环节,突出学科特质,以提升教师素质、解决实际困难为目的的研究与培训本课题跟以往的或其他学校现行的校本研训相比,最大的亮点是以“主题”形式开展校本研训,使学校的校本研训是成系列的、不零散的,从而以确保校本研训的实际效果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充分立足师资与生源现状,并结合学科特质确立研训主题,以骨干教师“手把手”的有效运作手段作保证,促使校本研训活动规范健康地运行。

      而且研训主题的确定也不是像以往或其他学校那样由校长说了算,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要通过三轮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主题,以确保研训主题立足以学论教、贴近教师教学实际需要,凸显学科特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避免泛泛而谈,真正实现以研训促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促研训,从而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二)研究目标1.寻找到立足撤并学校师资优势的主题校本研训的有效策略2.寻找到撤并学校主题校本研训中学科组建设短期见效的有效路径3.寻找到撤并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三)研究过程与方法1.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撤并学校实际、生源现状、教师队伍的实况确定的,通过计划、调查、确立主题、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凸显学科特质的主题校本研训,积极探索撤并学校师资优势的主题校本研训的有效策略,积极探索撤并学校主题校本研训中学科组建设短期见效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撤并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本课题研究可分四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009.9——2009.10)①学科组长与骨干教师召开座谈会,开展主题校本研训的理论知识学习②赴余杭博陆中学学习③省教科院王健敏副院长等指导课题的开题。

      2)实施研究阶段(2009.10——2010.6)①2009年10月 实践组全体教师进行主题校本研训知识学习,并邀请杭师大周俊教授来校指导②2009年11月 学科组长牵头开展各学科研讨,征求具体实践建议③2009年12月 学科组长实践示范④2010年1月 学科组讨论并进行第一阶段实践⑤2010年3月 第一阶段实践反思与讨论,材料归档⑥2010年4月 第二阶段实践⑦2010年5月 第二阶段实践反思与讨论,材料归档,拿出相关研究成果3)深化研究阶段(2010.7——2011.7)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之中,由于学校的撤并,课题负责人的变更,本课题研究申请了延期,期间特邀了杭州教科所施光明所长等就该课题如何在新的学校里结合实际深化研究作了指导,使课题研究既保持了持续性,又有针对性4)总结、结题,推广应用阶段(2011.9——2012.3)运用经验总结、文本、视频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同时在形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的要求,笔者阅读了有关主题校本研训、教育学、教师教学行为、各科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资料,借助于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到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65篇,学位论文7篇,专著8部,主要用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并了解了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前沿动态以及研究的方法,对原已研究的主题校本研训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校的主题校本研训的概念界定,根据校情梳理各学科的特质,针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实际,以求为本研究构建理论框架最终在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前提下,制定本研究的计划,确定研究的方法、内容与重点等2)访谈法与调查问卷法:在课题实施之前通过访谈及进行问卷调查方法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解,了解学生的学情、对过去开展的主题校本研训的看法、广泛了解原撤并学校的成功之处;同时也向广大教师征集意见,到底原有的哪些做法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素质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之中,也经常与教师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各主题研训的内容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如何,在进行实践运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等3)观察法:通过研究教师的备课笔记,深入一线课堂,深入学生常态的学习与生活,对此进行认真观察,还参与到不同学科评议的环节,从而了解到教师在各主题校本研训下是否能够真正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研究实践后的真实效果如何,为本研究提供一些真实案例4)叙事研究法:描述一线教师对于主题校本研训下的教学行为改进与研究能力提升的真实看法以及个人成长的案例,并作相关分析,为论文提供真实的案例支撑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之中,收集了许多教师成长案例以及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改变的反思和分析材料,让本研究有实例的佐证而更加丰满起来。

      这些研究方法不是截然分开的,事实上,在大更多情况下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在某一研究阶段会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每人选择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展开研究,然后每月定期交流,共同学习,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分别进行阶段性总结,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到实处三、校本研训主题的设计(一)设计理念1.立足以学论教根据撤并学校生源地实际,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依靠经验与假想,要使我们的教学有效,首先得改变教师对待教学的视角,即,读懂学生与研究学生是关键我们围绕研训主题,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还原学生真实思维、展现学生思维等路径研究我们的学生,在不断地学生研究——教学分析与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2.贴近教学需要 我们的主题校本研训以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主题,紧紧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训的方式加以研讨、梳理和总结,让所有参训教师都能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认为任何脱离教学实际的研训都是空洞的、无效的3.凸显学科特质 教师学科素养总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研训中增强的,所有我们所开展的主题校本研训就是以学科特质为基点的,全校教师按照任教学科开展主题研训,抓住学科的特质,而不是泛泛而谈。

      二)设计原则1.学科性原则校本研训主题的设计必须是本学科凸显的问题,不能搞大呼隆的全员一体研训,那样的效果肯定不会如人意的比如像我们刚撤并的农村初中,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十分薄弱,语文学科组撤并前某校进行过持续3年有关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并取得有较好的成效的基础上,在撤并后的第一学期,针对城郊生源情况复杂的实际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确立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校本研训主题2.个性化原则不同的教师对于校本研训的主题会有不同的需要,即使在同一学科内也是如此比如语文学科内工作1-2年的新进教师他关注的是如何驾驭课堂的技能的研训,而骨干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等因此,校本研训主题的确定也考虑个性化,关注到大部分教师的需求3.研究性原则校本研训的主题不能是浅薄的,应注重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存在哪些难点问题并如何进行突破,将这些问题作为研训主题才更有价值并且在校本研训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挖掘这些问题的潜在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4.发展性原则任何研训主题,不管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为了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难点,其指向点都是为了提升教师的学科能力,只有提升了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才能真正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当然,每一个校本研训主题都要照顾到所有原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但至少应该遵照相关的原则来确定三)主题架构基于学科特质的校本研训主题语文主题:情境英语的创设研究主题:微积分思想指导下的教师课堂行为改进主题: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主题:以学定教 导练结合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主题:学生说题:初中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培养课题引领,课堂观察学会倾听,营造氛围细化目标,整理归纳导练结合,多轮打磨阅读分析,教学反思立足以学论教,贴近教学需要,凸显学科特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从上述图示可以发现本课题最大的特色是以“主题”形式开展校本研训,使学校的校本研训是成系列、有体系的,而不是零散的,以确保研训的实际效果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充分立足师资与生源现状,并结合学科特点确立研训主题,以骨干教师“手把手”的有效的运作手段作保证,促使校本研训活动规范健康地运行语文学科组撤并前某校进行过持续3年有关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并取得有较好的成效我校在撤并后的第一学期,我们就针对城郊生源情况复杂的实际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我校学生来说薄弱的是课外阅读,这对教师来说如何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就是一个关键,因此在语文学科组确立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训主题;微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我们数学教师运用微积分中的分割思想、替代思想、求和思想、极限思想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确立了“微积分思想指导下的教师课堂行为改进”的研训主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底子薄,城郊结合部外来学生多的实际,我们的老师不能凭着经验与假想进行教学,研究学生的关键是展开学生的真实思维,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学科组确立了“情境英语的创设研究”的研训主题;通过错例分析可以研究自己的学生,学生说题更能暴露学生的思维全过程,也能体现个性思维的特点,我们科学学科组在组长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思维过程的关键点,确立了“学生说题:初中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培养”的主题研训;社会学科组依据该科在中考中的实际情况,紧紧立足课堂,确立了“以学定教 导练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