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专题三 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 (新版)浙教版.ppt
10页一、勾股定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一、勾股定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教材母题►(教材P75作业题第5题)一个屋架形状如图,已知AC=10 m,BC=12 m,AC⊥BC,CD⊥AB于点D.求立柱CD的长和点D的位置(结果精确到0.1 m).【思想方法】 (1)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根据已知边求未知边;(2)在直角三角形中,可利用面积关系求线段的长,即面积法.变形1 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A变形2 已知a,b ,c是△ABC的三边长,如果有(a-5)2+|b-12|+c2-26c+169=0,那么∠C=____度.90变形4 如图,已知等腰Rt△ABC的直角边长为1,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直到第五个等腰Rt△AFG,则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变形5 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与CD边交于点E.已知AB=8 cm,BC=10 cm,求CE的长.二、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母题►(教材P75作业题第4题)如图,甲船以15千米/时的速度从港口A向正南方向航行,乙船以20千米/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向正东方向航行.行驶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思想方法】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主要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变形1 求如图所示(单位:mm)长方形零件上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精确到0.1mm).变形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城市街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 km/h.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A处的正前方30 m的C处,过了2 s后,测得汽车与车速检测仪的距离为50 m,这辆汽车超速了吗?(参考数据转换:1 m/s=3.6km/h)变形3 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1 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 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设旗杆AB的高为x m,则AC为(x+1)m,依题意得x2+52=(x+1)2,x=12,即旗杆的高为12 m变形4 如图,有一直立标杆,它的上部被风从B处吹折,杆顶C着地,离杆脚2 m,修好后又被风吹折,因新断处D比前一次低0.5 m,故杆顶E着地比前次远1 m,求原标杆的高度.由题意得AC=2 m,BD=0.5 m,CE=1 m,设AB=x(m),BC=y(m),则原标杆长(x+y)m,在Rt△ABC中,,BC2=AC2+AB2,即y2=x2+4①①,在Rt△ADE中,AE=AC+EC=3 m,AD=AB-BD=(x-0.5)m,DE=BD+BC=(y+0.5)m,AE2+AD2=DE2,即(y+0.5)2=(x-0.5)2+9②②,由②②-①①,得y+0.25=-x+0.25+9-4,即x+y=5,∴原标杆的高度为5 m变形5 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设湖水深为x尺,则红莲总长为(x+0.5)尺,根据题意可得x2+22=(x+0.5)2,解得x=3.75,即湖水深3.75尺 。
